第624章 天啟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賺?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4章 天啟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賺?,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這財政如何安排,都得儀儀。”
“具體的,還是讓各部自己說說。”
說著,張好古看向盧象升:“盧閣老,你是戶部尚書,朝廷如今有多少錢,錢都花哪了,和大傢伙都說說。”
盧象升也是清了清嗓子,然後從袖子裡拿出摺子看了看黃立極,魏廣微,劉鴻訓,隨後緩緩說道:“回皇上,首輔,各位閣老,去歲我大明稅收已經達到了五千億,比去歲上漲了近一成,換算成白銀是五千萬兩。”
五千萬兩白銀!
大明何時這麼富裕過?
永樂朝的時候,朝廷一年不過三四千萬兩銀子,那個時候就已經非常驚人了。
而到了萬曆朝,嘉靖朝,朝廷一歲銀子就幾百萬兩了,而到了天啟年,朝廷一歲收入甚至不足三百萬兩銀子。
可這才幾年啊,朝廷一年收入就四千八百萬兩銀子了!
一聽這個數字,魏廣微,黃立極二人互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神情的苦澀,這新政帶來的稅收這麼多,而且還不勞民,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全天下幾乎都在支援新政,可東林黨偏偏讓他倆和張好古對著幹,這怎麼對著幹?
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哎喲,打不了的好伐?
盧象升沒看魏廣微和黃立極的神情,他繼續說道:“不過,朝廷稅收多,花的也多。雖然山東,河南,京畿,江南等地稅收上來了,嗯,湖北的稅收也上來不少,這倒是很讓戶部意外。”
“畢竟去歲湖北稅收不錯,但是相比整個環境,還是不夠。”
說著,盧象升拿出一份份早就準備好的摺子:“甘陝之地如今經過初步治理,花費少了五成,但今年這南北兩地,仍有旱澇災害,朝廷救災這一塊就支出了不少銀子,還有徵遼之戰,對草原的戰事,花費都不少。”
張好古笑道:“好歹稅收還是提升的,五千萬兩銀子,這個數字比永樂朝都多,諸位也都辛苦了。”
“說起來,這兩年朝廷在京畿附近投入頗多,修建水渠水庫,灌溉農田,這京畿之地是好起來了,但山西,甘陝之地,仍需要調理。”
“三邊總督史可法的治理黃河的摺子,各位閣老都看了吧,有什麼意見?”
提到史可法那治理黃河的大計劃,盧象升很想說什麼,可動動嘴,他還是沒開口,畢竟治理黃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疏通黃河修改河道,沿河修築河堤,保護兩岸環境等等,這些大計劃都是為了黃土高原恢復原來的關中面貌。
花費是多了點,但該花的錢,就不能省。
有些錢你現在看著省下來了,但你這一朝省下來,後人就得花更多的錢,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治理。
實際上,去歲朝廷稅收的財政,花在軍費上的,還真不多。
除了扔給遼東軍閥當打了水漂的那部分外,遼南的軍費,對草原出兵的軍費,真不多,還沒修路花費多呢。
畢竟朝廷的新軍可不是曾經的衛所兵,那些遼東軍閥,要出征了還要發開拔費,沒有錢就磨磨蹭蹭,別說出力了,出工都困難。m.cascoo
實際上這也不能怪那些衛所兵,平日裡一年到頭領不到軍餉,這臨打仗了總要發點錢吧?
這就導致,很多邊軍,每年朝廷不僅要撥發錢糧,臨戰還要再發一筆犒賞軍心的開拔費。
但新軍不會如此。
新軍每月錢糧都是發到個人手上,新軍將士那是能真真實實的拿到自己那份錢糧,平日裡錢糧不缺,訓練一日不斷,這臨戰就能直接拉出來用,不需要什麼開拔費,也不需要什麼激勵軍心。
只要朝廷有令,隨時隨地就能拉出來,拉出來還能打。
這就是新軍和舊軍的差異。
因此朝廷支出的軍費不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