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2章 小冰河期將至,大明朝廷的難關,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經推行到了湖北,開始逐步推進,南方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強忍著炙熱的心思,皇上已經很不容易了,他們再等等吧,等新政推行到他們這裡,日

子就好過了。

而這大明報給百姓帶來的是希望和對朱由校的愛戴,對南方的官吏們來說無疑是一次震懾了,那些欺瞞皇帝,貪贓枉法的官員有什麼下場還用得著大明報去傳?

河南滎陽那人頭滾滾,整個湖北的官,在河南被砍了大半,這不僅湖北的官吏膽戰心驚,南方各地的官吏誰不害怕?

一時間,整個南方的官場風氣是真的好了不少,百姓也明顯感覺到日子似乎比之前過的好一點了,再聯想著大明報的宣傳,看著戲文裡傳唱的天啟皇帝,百姓是更加愛戴朱由校,對如今的天啟盛世也是越來越期待,越來越驕傲。

而除了大明的百姓官吏受到大明報的影響,在大明留學的各國士子也被大明報影響頗深。

畢竟這可是大明朝廷的報紙,上面寫的不是影響大明的大事,就是朝廷的政策走向,各國學子豈能不關注?

沒看見東北的大清皇帝皇太極和大清國的文臣武將人人都是天天捧著一份大明報麼:

金陵,大明太學國子監,來自各國的留學們匯聚一堂,人人拿著一份大明報高談闊論:

蘇祿的一名學子彬彬有禮的行禮:「諸位兄臺,小弟以為,上國之所以國強民富,不僅僅是上國地大物博,上國天子仁愛士民,百姓將士豈能不效死?我等學成歸國之後,若想強國,還需學習上國才是。」

朝鮮一名學子回禮:「李兄所言極是。這新政,上國既然推行成功,我等日後可以諫言各自大王,學習新政。」

1朝鮮邊上是誰?

東邊是東夷,時不時就來一次東夷入侵,尤其是萬曆年間,若不是大明爸爸幫忙,朝鮮就特麼要亡國了。

直到現在,東夷還時不時騷擾朝鮮,覬覦著朝鮮土地。

西邊,那就甭提了,那可是曾經的後金,如今的大清國啊。

大清國的八旗老爺們,如今雖然打不過大明瞭,但欺負朝鮮真的是穩穩的。

朝鮮國小民衰,兵微將寡,如今再不思索圖強之策,怎麼在這強敵環伺之下生存?

作為有理想有抱負,一心一意想要朝鮮強大起來的朝鮮年輕學子們,他們可是迫切的追尋著一切可能讓朝鮮變強的方法。

朝鮮又一名學子站起來:「諸位兄臺,切以為,上國能成功的,不一定在我們國家就適用,還需因地制宜,上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民生膏腴,有國本可以去實行新政,我們有這樣的國本嗎?」

大城一名學子忍不住點頭:「金兄所言,倒是有理,適宜上國的,不一定能適宜我們。」

一開始說話的那個朝鮮學子問道:「那金兄覺得,我們朝鮮不適合推行新政嗎?

金姓學子說道:「可推行新政,但不能照著上國的樣子來,需要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去推行新政,實際上,我們可以從最基礎的做起,全國上下學習漢語,學習上國的文化思想,進行初步的推行,然後再一步步推行新政。」

「就拿貨幣來說,我朝鮮有錢,你們蘇祿,大城,南掌,他隆都有自己的錢,或金銀,或銅鐵,不是太不方便了嘛?各國為何不學習上國,使用紙錢,好方便通商呢?」

他隆一名學子說道:「若要用紙錢,各國自己製造的,可有信用?」

有人說道:「我們可以用上國的錢,上國信用好,用上國的錢,在各國通商,這信用足夠了吧?」

一眾學子忍不住點頭,不知不覺,這東亞經濟交流圈,就在這些學子的討論中逐步有了個雛形..

而在京師之中,朱由校也是收到了不少摺子,是南方各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