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3章 新政,解放婦女!,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絕不是什麼意氣之言,而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拿民間溺斃女嬰,發賣婦女來說。民間重男輕女,因為男孩能養老,女孩最後嫁到別人家,就是潑出去的水,無法養老。”

“但是陛下啊,這天下不可能只有男人啊,若大明地方還溺斃女嬰,發賣婦女,民間民女越來越少,男丁越來越多,會出現什麼情況?”

“大明將來會多出多少無法結婚的男丁,這不是斷一家一戶之傳承,乃是斷漢家之傳承。”

“皇上能想象將來民間男丁們找不到女人,那會生出多少亂子?”

“朝廷目前均分田地,之所以按各家人口分發田畝,也是出於這等考慮,防止民間溺斃女嬰,而發賣婦女,更不能允許。”

“說道發賣婦女,這些被拐賣,被父母賣給他人的婦女,都去了何地?給他人做小妾,做童養媳,還有被賣到青樓畫舫,長大後去侍候男人。”

“皇上,醉香樓一案,足以證明,這青樓畫舫,不是什麼清雅的地方,相反這裡處處是藏汙納垢,這些地方存在,對大明害大於利。”

“這等煙柳之地,不給朝廷繳納賦稅,而且大部分是被強行發賣擄掠的女子,這些女子都風華正茂,她們本可以嫁一個好人家,在最好的年華誕下一雙兒女給朝廷增添人口。”

“如今朝廷半分稅收不上來不說,這些女子無法嫁人,哪怕日後年老色衰離開了青樓畫舫,也無法誕下一兒半女了,這都是朝廷損失的隱性人口。”

“朝廷要發展,大明要強盛,離不開百姓,離不開新生兒,大明每歲出生的孩子越多,大明的未來就愈發強盛。”

“大明各地不再有青樓畫舫存在,這大明地方會有多少對新人,能給大明誕下多少新生兒,朝廷未來會出現多少人材。”

朱由校緩緩點頭:“師父說的是啊,這些青樓畫舫的女子,不是二八就是雙十年華,個個風華正茂,正是大號年紀,如今在青樓畫舫,的確是浪費了。”

張好古又說道:“皇上,這醉香樓一案,其背後主犯藉助醉香樓這等不會被人注意的場所來勾結地方官吏,官紳勾結之下,能影響三府之地,說破大天去,就是財色交易。”

“這揚州培養的揚州瘦馬在朝野民間都是小有名氣,無論是官還是士紳,家裡有一個揚州瘦馬就彷彿漲了多少面子,這身份就不一般。”

“陛下啊,這一個揚州瘦馬,就籠絡了多少官紳,知曉了多少情況,這青樓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朝廷三令五申不允許官員出入青樓畫舫,可仍禁不住這些官員去,他們家裡又不是沒有妻妾,為何還要去這種地方?”

“這久而久之,青樓畫舫,已經成了一些官吏拉幫結派,互相賄賂的地方,這種地方,為何還要存在?”

朱由校也不由得思索起來,張好古又說道:“陛下,若無了青樓畫舫,這天下解放出來的女子,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揚州一地解救出來的,就是近千女子,這還是揚州一地,若是金陵一省呢?是不是要上萬乃至更多?這還沒算那些士紳官宦家裡的侍女。”

“擴大到大明整個南北,這又該有多少?”

“這麼多女子,被困在青樓畫舫,不是朝廷的損失麼?”

朱由校終於下決心了:“師父你說的對。”

“這揚州一地查出來的就近千,整個大明,怕不是要幾十萬?”

“這麼多女子,有多少是自願,有多少是被迫的,朕是疏忽了。”

說著,朱由校看向張好古:“師父,這件事,你去辦吧,朕想清楚了。這青樓勾欄之地,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把這些女子都解放出來,妥善安置,大明起碼再多幾十萬戶人家,將來就是百萬子民,這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