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3章 新政,解放婦女!,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林黨人,一個比一個可惡,可恨!”

朱由校想著東林黨人做下的那些噁心事和想害死自己,就忍不住想要把這些纛蟲全部給宰了:“若天下沒了這些東林黨人,大明就清淨了。”

張好古則是笑道:“陛下消消氣,東林黨如此跳腳,在臣看來倒是一件好事。”

“這說明,他們已經感覺到新政的威嚴,心生畏懼了。”

說著,張好古給朱由校講了個小故事:“陛下,這話說從前有戶人家,他養了一群羊,為了防止狼來偷羊,就給羊圍了個圈欄,將羊保護起來。”

“狼固然是吃不到羊了,但有一些羊卻不滿意了,他們埋怨這戶人家限制他們,不讓他們吃外面的草,不讓他們出去,毫無人性,這是殘害羊群。”

“這戶人家聽了本來沒當回事,可狼也跟著說,他們這麼做不對,得聽羊的,畢竟羊還不知道自己該過什麼生活,該怎麼樣嗎?”

“狼也這樣說,羊也這樣說,見狼和羊都罵自己,這戶人家漸漸被說服了,他拆除了羊圈,羊高興了,說這是仁政,這樣做才對;狼也高興了,連誇這戶人家通情達理,做了件好事。”

“這戶人家也感覺自己做了對的事,高高興興睡覺去了,當晚,羊就被狼給吃了。”

朱由校沉吟道:“師父這個故事,倒是頗有哲理,那師父認為,狼是對的,羊的對的,還是人是對的?”

張好古笑道:“都是對的,只不過他們不是站在一個角度看事物,人是想保護自己的羊,羊是想要自己的天性,而狼則是想吃羊。人要是太心善了,羊不僅不會感激人,反而會覺得人做的還不夠,而狼也不會畏懼人。”

“陛下啊,民間的輿論固然可聽,但可聽,不可輕信,全信。東林黨也好,百姓也好,他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不會站在全域性,站在朝廷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古往今來,凡做大事者,體察民心民意,但不會輕信民心民意,畢竟掌握輿情的,從來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士紳,豪族。”

“拿新政來說,我們要是聽了那些士紳的話,不與民爭利,新政推行不下去,這朝廷稅收收不上來,朝廷政令下達不到地方,那朝廷該是個什麼模樣?”

說著,張好古給朱由校倒了一杯茶:“陛下,有些時候,民間不能理解朝廷的決策很正常;畢竟百姓只看到了自己一家,一面;但縱觀史書來看,大部分時候,上面的決策都是正常的。”

“拿秦來說,無數人痛罵始皇帝焚書坑儒,不顧惜民力修築長城,此乃暴政。可若無長城,那草原上的東胡、匈奴是不是早就南下牧馬了?”

“若無長城,漢代又哪來的七十年修養民生,文帝景帝又如何安心治理朝政,讓府庫錢糧充盈,武帝又如何北伐匈奴?”

“說句不太好聽的,臣以為,士紳百姓不理解朝廷的政策沒什麼,將利害講開來即可,哪怕士紳不懂,百姓還能不懂嗎?若是什麼時候,這些東林黨人認可朝廷的政策了,甚至拍手叫好了,臣反而覺得朝廷該反思反思,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了。”

朱由校笑道:“師父這話說的在理,若是東林黨人,還有遼東的皇太極什麼時候稱讚朝廷的政策,那朝廷是該想想,是不是那裡做的讓這些人高興了。”

張好古繼續說道:“臣之所以贊同黃宗羲和顧炎武的處置,不僅僅是將新政的威嚴展示給百姓,讓百姓知道朝廷不僅有恩澤也有法度,更重要還是臣想自此後嚴禁地方溺斃女嬰,發賣婦女,如若可以,甚至青樓畫舫等都要嚴禁。”

朱由校聽了問道:“師父,嚴禁溺斃女嬰,發賣婦女,朕倒是認可;可這青樓畫舫,自古便存在,這是不是還要穩妥一些?”

張好古起身一禮:“陛下,臣此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