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8章 厲兵秣馬,待來年掃平遼東!,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嗒嗒嗒......
清脆的馬蹄聲在順天府的官道上響起。
騎手一路進了順天府,將東瀛的軍報送抵兵部,同時還有另一份摺子則是送抵吏部。
元輔,東瀛來的摺子和軍報。
張好古抬起頭來就看到黃宗羲手裡的兩份摺子。
笑著接過兩份摺子,張好古問道張相、盧相他們知道麼?、黃宗羲說道:張相、盧相、黃相、喬相隨後就來。
點了點頭,張好古按下了摺子:那就不急,等他們到了一起看吧。
沒一會兒功夫,張瑞圖、盧象升、黃立極和喬允升來到內閣。
聽說東瀛那邊有訊息前段時間有東瀛的商人來信,說是東瀛叛軍有些猖獗啊,眼下來看應當是解決了。
東瀛之事不是什麼大事。
幾人聊著天與張好古打了招呼各自落座,侍者將熱茶奉上,文淵閣二層內就剩下張好古五位內閣閣老和幾位參議作為記錄。
張好古將兩份摺子看過轉遞給張瑞圖,四人輪流看過後,神情不一,顯然東瀛的實際情況和眾人預計的還是有些差異。
本以為東瀛那小國寡民,有十幾萬兵馬就算是頂天了。沒成想他們那些地方諸侯還能聚集起五十多萬大軍來實在是不容小覷啊。黃立極感慨著,同時心裡也有些後怕,錢謙益是真敢賭啊,他就不怕玩崩了,讓東瀛亂的不可收拾嗎?
喬允升沉吟片刻說道錢相之策,還是有些冒險了。本以為朝廷在東瀛留的人手夠用,可一次叛亂,那十六藩諸侯就能拉出二十萬人來這東瀛隱藏的未免有些太深。
張好古看著若有所思的盧象升,笑問道:盧相,你如何看東瀛之事?
盧象升緩緩開口:東瀛的血,已經流的差不多了。而且我中原文明影響東瀛非幾代之功,自漢唐以來,東瀛一直受我中原文化之薰陶,看似獨立,實際上也在我中原的影響之下,因此東瀛處處可見唐風漢字。
加上我大明王師以雷霆之勢擊潰慕府強軍,已經對東瀛諸藩形成震懾,錢相的法子,倒不是特別冒險。但話又說回來,我們的確有些自傲了,太小覷了這些國家的潛能。
張好古點了點頭:盧相這話,我是認得。打安南之時,安南各地兵馬就不下三十萬,加上崇山峻嶺,密林毒瘦,著實是天塹相隔難以進軍。
若沒有神兵營從天而降直接燒了安南王城,那一戰結束的沒那麼容易。說到底,還是藉著世人沒想過從天而落的攻擊,取巧罷了。
眼下看來,東瀛之戰錢相合縱連橫,把四十三家強藩和那些慕府的親藩、譜代聯合到一起,弄出了幕府議會和內會來,籠絡東瀛大小藩代諸侯,分給他們權利,削弱慕府的影響,還把將軍位置搬出來讓他們去爭,把這些人聯合到了朝廷這邊,顯然是用了心思的。就是沒預料到這一戰打的這麼大。
張瑞圖笑眯眯的說道說起來,這也是好事,一站下來東瀛死了三十多萬精銳餘下的可戰之兵又收歸慕府由朝廷掌控著,不出兩三年這些可戰之兵就只知道朝廷的命令了。
而且由東瀛本地的諸侯掌握權利,操縱東瀛,對朝廷來說也是好事。隱居慕後省的有人說我大明恃強凌弱。如今東瀛慕府虛弱,各藩諸侯都在爭奪慕府將軍位置,他們明爭暗鬥都少不了依靠朝廷最後承認,東瀛翻不了天了。
盧象升說道:這話不錯。東瀛眼下幕府也好,那些藩代諸侯也好,都實力大損哪怕為了自己他們都要維持東瀛現有的秩序,這對朝廷來說是好事。這些藩代諸侯本來就互有爭鬥仇恨不小,哪怕都在幕府裡,也湊不到一塊去。
張好古據了口茶,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蓋章星。
至於錢相所言要留在東瀛一段時間穩定東瀛局勢,這點也是應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