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收!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收!,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張好古身為新黨的***,當朝首輔,這到了年底來拜見走動的人可是不少。
這些人情往來是不能避免和拒絕的,張好古坐在這個位置上就要做這些事,他很清楚。
當年底的走動往來都結束了,年關也就到了。
正旦節,朱由校在奉天殿舉辦國宴宴請文武百官,各國使節,歡慶熱鬧的氣氛讓眾人喜氣洋洋,哪怕平日裡不對付的人今天都是眉開眼笑。
伴隨著京師滿天的煙火和隆隆的鞭炮聲,天啟十一年宣告結束,天啟十二年正式到來。
朱由校在與百官和各國使節宴飲之後就允許百官自行行動了,反正這國宴就是犒勞百官的,從頭到尾要都是規規矩矩反倒丟了年節的味道。
反正朱由校本來就不是什麼循規蹈矩的皇帝,那些所謂的禮儀在他這裡可有可無。
出了大殿,看著京師各地升空的煙火,看著天上的明月,朱由校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這人間的煙火氣,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陛下治得這盛世天下,臣為陛下賀。」張好古走到了朱由校身邊。
朱由校眼中帶笑,欣賞著美景:「盛世天下,好啊。」
「這幾日朕微服私訪,走訪京師,看到京師的百姓家家幸福,能吃上果蔬和魚肉,看著那些孩童穿的暖和和的能無憂無慮的玩鬧,朕心裡舒坦極了。」
「全賴陛下聖明,方有如此美景。」張好古這話不僅僅是恭維,更是他的心中所想,若沒有朱由校賢明放權,君臣不疑,能有如今的大明盛世嗎?
朱由校從一旁太監端著的盤中取過酒盞飲了一口,淡然說道:「沒什麼聖明不聖明的。朕一開始做了皇帝,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直到和師父你去了民間真實的走訪之後,看到大明的真實情況,朕才知道,皇帝不僅僅是權利,也是責任。」
「說起來,朕最佩服的,太祖他老人家,成祖他老人家,還有唐時的太宗皇帝,他們雄才大略啊,什麼樣的權利就要承擔起相應的義務。他們無疑是做到了自己所能承擔的責任,朕眼下,也不過是學習著他們,擔起這個天下罷了。」
張好古說道:「陛下如今已經是不遜於唐宗宋祖的聖君了。」
朱由校搖了搖頭:「還不夠,還不夠啊,朕還要超過他們呢。」
看著如今的朱由校,張好古能從其眼中看到濃濃的野心,那是想讓大明百姓能安居樂業享受太平日子的野心,那也是想讓大明的鐵騎開疆拓土打下一個大大疆域的野心,這不衝突。
所謂明君聖主,內聖而外王。
隨著正旦國宴結束,大明百官正式進入休沐時期,張好古也難得休息幾天。
但他註定是閒不下來的,年節之中人情往來數不勝數,處理完這些張好古也顧不得休息,直接就離開了京師坐著馬車去檢視京津馳道的情況了。
被從家裡拽出來的張安顯然有些無奈:「我說少爺,大過年的,那麼多人情往來您處理完了總得休息休息吧,在家陪少夫人不好麼。」
張好古穿著厚厚的錦緞棉袍,揣著袖子:「我看你是想你家翠兒吧。」
張安嘿嘿一笑,沒再說話。
張好古看著京師城外這一片銀裝素裹,馬車的車輪碾過積雪留下兩道清晰的車轍印一直延伸到遠方。
這次出來張好古沒帶多少人,就是他和張安二人,甚至侍衛都沒帶。
到了京津馳道的修築工地上,看著依舊在忙活的熱火朝天的工人們,張好古笑道:「你看看,人家年節不也在忙著麼,就你想著休息。」
說著,張好古走上
前去。
看著一個穿著明顯不凡,一看就是非富即貴的公子走過來,這片工地的負責人也是急匆匆上前,這上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