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收!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9章 八千億大明寶鈔!大明前所未有的稅收!,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失的稅收大頭。」
「而今年不僅河南能正常交稅,交祉、蒙古都為朝廷提供了上百億的稅收,加上今年工業發展與年初實行的開海政策,各邦國與我大明貿易密切,又是一大筆稅收,這些加起來,有八千多億稅收沒有問題。」
朱由校點了點頭,這冷靜下來計算一番發現還真是這樣,這個稅收真的沒什麼問題,雖然交祉和蒙古提供的稅收不多,但與邦國貿易來錢快啊。
朝鮮,西域,東南亞的藩國島國,還有倭國以及荷蘭人,葡萄牙人的船隊等等,他們來往大明帶來金銀商品又帶走大批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著實讓朝廷很賺了一筆。
別看這些都是商人們承包了,但商人們也要交稅啊。
拿著最後的記錄一看,朱由校眼睛都瞪圓了,今年這才是開海第一年,海外貿易就能給朝廷提供上千億!
這是什麼概念?
「怪不得成祖他老人家鼓勵出海貿易,歷年南征北戰依舊不缺銀子,這海外貿易是真賺錢啊。」朱由校喃喃自語著。
眼下的大明可不是永樂時期那個剛剛從貧困戰亂裡脫離出來的大明,眼下的大明曆經兩百六十二載,如今人丁興旺,百業發達,隨著工業的進展,各種好東西層出不窮,那些商人們都挑花了眼,願意拿著海量的金銀換取大明的各種東西。
僅僅第一年就帶來了上千萬兩銀子的稅收,其中東南沿海等地就承包了八百多億,相當於八百多萬兩銀子的稅收都是靠東南沿海獲得的,這讓朱由校對出海貿易和東南沿海更加重視了。
別的不說,江南如今依舊是朝廷最重要的財稅重地,這片區域提供了朝廷稅收的四分之一還多。
實際上,別看如今大明二十四省,真正能給朝廷提供稅收的還得看沿海諸省以及全面推行新政及工業化的北方各省。
例如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江蘇、浙江、湖北、廣東、福建這些地方,加起來提供的稅收足足站到朝廷一年稅收的七八成,這些就是大明最為菁華的地方,也是大明當之無愧的南北核心。
稅收統計完後各部又將各自的計劃遞交內閣,同時戶部遞交今年官員的薪俸各項福利支出,這筆銀子年關之前就要下發去,畢竟京師百官是要過年的。
大明的官員薪俸可不是月發,而是一年一發,年底領一年的銀子,平時朝廷包吃住,各種節日有福利,夏冬的冰銀炭銀則是按節發放,一年下來,哪怕是一個九品官都能養活全家而且還有不少結餘。
為朝廷效力嘛,總是不會虧了你。
各項開支統計好後,戶部進行統一計算和批覆,不僅各部的明年開支要計算統計,還有各省的明年計劃,新軍的明年軍費等等。
算起來,朝廷這到手的八千多億立馬就要撥下去一半,剩下的還要撥出去不少,畢竟朝廷還有各種基建工程和水利工程要建設呢。
年末的京師,總是熱鬧無比的。
各省總督都要回京向吏部覆命提交自己一年的政績報告,同時要去戶部申請經費,而六部也有各種事物忙的不可開交,哪怕是禮部都要照顧到在京各國使節,畢竟年底也要給人家提供一份年禮的。
為了這些經費款項,各省為了自己明年的開支計劃,可是在京師內不斷走動,明年批下來的款項多少,決定著自己省份明年的發展情況,自己的政績如何。
各省總督都是從二品,誰不想把這個從字拿了。
三年一任,年年考核甲等就可以評優有晉升的機會,誰不想出政績,誰不想到入閣啊。
這些總督們當然也不止要在吏部和戶部奔波,吏部也好,戶部也罷,都是新黨所掌控,新
黨在各地的官員年底了也是要來複命交代一番自己一年的所作所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