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3章 打尼德蘭人?我們弗朗機人一定幫幫場子,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炮短時間是不是還不能上船?」

在回京師的路上,朱由校扭頭看向身側的張好古。

張好古微微躬身:「陛下明見,此炮還需改進。」

「這後膛炮是不錯,就是氣密性還差點,朕瞧見了那炮尾做的還有些問題,讓學士和大匠們在想想。」朱由校說道。

尋常人看見這炮,可能只是覺得聲音大,威力大,但朱由校本身就是個動手能力強的,他看的方面可多了。

從一旁拿起幾個乾果,朱由校慢慢吃著:「在試驗場,朕沒怎麼說。畢竟這麼短時間,學士和大匠們能打造出這等炮來,已經非常不易了。」

「這樣一門炮造出來,得花多少銀子?」

「不過既然有了思路,那接下來慢慢改就是了。」

「這門炮,朕看得出來是在弗朗機人傳入大明的子母炮上改進來的,這後膛的立楔結構弄得不錯,就是還差點意思。」

「就如同那艘八千噸的蒸汽大船,也有著一些缺陷,還是各方面都有問題,這才用上了這麼大噸位。」

「不過這些問題都好解決,朝廷的工業發展和格物技術都在不斷進步,這些問題,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解決了。「

張好古笑道:「正如陛下所言,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朝廷想解決,用不了多久也就解決了。「

朱由校忽然換了個話題:「這宮裡待得久了,就是容易悶,朕打算去江南住一段日子,師父覺得如何啊?「

江南?

那是大明的南直隸,是大明的南京所在。

大明南北兩京,兩套行政班子,皇帝按理說去哪都一樣。

但自從太宗皇帝遷都順天以來,大明皇帝想要離開京師就很難了,畢竟京師是國本,一個皇帝,離開了自己的都城,離開了自己的皇宮,那麼就意味著京師出現了漏洞,一些野心家可能就藉機生事。

當然,這是尋常皇帝。

朱由校必然是不在此列的。

拿太宗皇帝來說,他老人家五徵漠北,也沒見內部出現什麼亂子,不僅僅是仁宗皇帝幫著他處理政務的原因,更因為太宗皇帝的威望在那裡,宵小根本不敢作亂。

如今朱由校想要離開京師去江南住一段時間,自然是沒問題的,他有這個威望和資格,也有隨心所欲的能力。

但,朱由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看出了張好古心中的疑惑,朱由校問道:「師父啊,你覺得太宗皇帝遷都順天,是對是錯?」

張好古毫不猶豫的說道:「陛下,以太宗皇帝當時的時局來看,遷都順天是正確的。「

朱由校點點頭:「是啊,以太宗皇帝當時的情況來看,遷都順天是再正確不過的了。」

「應天是太祖留給建文帝的,不是留給太宗皇帝的。」

「應天那裡,是建文帝的大本營,而太宗皇帝的大本營是順天,更何況北方各部不斷襲擾邊關,無論是為了抵禦韃靼,還是其他,遷都順天都是再正確不過的了。」

「但大明的經濟中心,不在北邊啊。」

「大明錢糧之地,精華之地,都在南方,應天府就是掌握南方的樞紐,朝廷自從遷移到順天,南邊就離朝廷越來越遠了。」

「朕翻看檔案發現,宣宗平了馬哈木後,曾數次想遷回應天,最終都因各種問題而失敗。

「大明的根在南邊,如今草原之患平定,大明北方已無邊患襲擾,而南方又值開海之際,朕打算去南邊坐鎮,也好把這兩百多年來,離朝廷越走越遠的南方士紳給拉回來。」

「南邊十省之地,佔據了大明精華近半還多,應天府,該修葺修葺了。

張好古不再說話,他知道,朱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