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雄心壯志,萬國來賀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8章 雄心壯志,萬國來賀,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與師父,雖不是手足,但勝似手足,在朕看來,信王...可不如師父值得朕親信。朕的優點不過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所以朕信任師父,放權給師父,相信師父不會負朕,之前相信,現在相信,日後也相信。這君臣不疑的佳話,朕還指望日後記載史書上,名傳青史呢。”
“以前的流言種種,朕可以當作沒發生過,日後呢,朕也不希望再發生了。一些東西,該是你的,不會跑,不是你的,你也別拿;什麼人能處於什麼位置,做什麼事,這點東西,朕還看得清楚。”
“罷了,大家散心去吧,朕也放鬆放鬆心情,這眼看就又快年底了,大傢伙沒幾天清閒,可又要忙了。”
眾人面面相覷後散開休息,而張好古也被朱由校叫住,二人坐了船開始遊湖。
“朕打算,早點把燃兒交給師父,讓燃兒學習師父的本事。”朱由校說道。
張好古聽罷說道:“蒙陛下信賴,臣必傾囊相授,教導太子。”
朱由校點了點頭:“今日朕領著百官罷朝遊玩,也是朕想走走,這西苑好啊,好得朕想一直待在這,但是不行啊。”
遊了會兒湖,朱由校說道:“說是休閒一日,可朕也閒不下來,停下了格物科研,朕這腦子裡,也就剩下國事了。”
“師父覺得,遼東是否可平?”
張好古說道:“陛下,遼東平定與否,和滿清干係不大,和遼東軍鎮干係大一些。”
朱由校微微頜首,伸手撩開船艙的窗簾看向外面:“不錯,遼東的軍鎮。”
“不,那已經不是大明的軍鎮,而是軍閥了。”
“掌握一鎮民生軍事,大小事務盡操於手,風吹不進,雨潑不進...朝廷為安定邊防設立的九邊方略,如今已經成了朝廷的禍害了。”
“每年跟朕要錢,要糧,要軍械,到頭來事不見做,東西卻不知道去了哪裡。當朕不知道他們的心思一樣。”
說著,朱由校冷哼一聲:“哼!年年朝廷給遼東撥發兩百多萬兩銀子,還有那麼多軍糧,他們不是屯田嗎?他們的糧呢?他們的錢呢?!”
“軍鎮已經廢在他們手裡了,大明的邊軍,倒成了他們的私軍了。一個個把自己養的白白胖胖,養寇自重,真是...廢了!”
張好古說道:“滿清以一隅而敵大明,如今將其困在遼東之地,使其不得發展,滿清已不是朝廷心頭之患,眼下不過疥癬之疾。”
“單若平滿清之患,自草原、遼南發兵不斷破壞其生產,隨後封鎖邊境,不過一歲,滿清就要俯首稱臣。可遼東的生產,破壞不易,而封鎖邊境,也是難事。”
朱由校冷聲道:“是啊,有人養寇自重呢,可惜養了幾十年的奴才,最後噬主了。”
張好古繼續說道:“因此,臣在遼南,遼東與草原,都是以圍困為主,既然阻止不了滿清的貿易,不如我們主動掌控其貿易,眼下滿清的一切進口都在朝廷掌控之中,軍械糧秣,各類物資,還有瓷器絲綢,茶葉蔗糖等,所有渠道都在朝廷監管之下。”
“朝廷可以憑藉這些從遼東獲取錢財同時扼控遼東命脈,只要朝廷想,隨時可掐斷遼東的糧道,而遼東無糧,滿清自然大亂。”
“但遼東的軍鎮,十幾萬人,歷年撥發的糧秣軍餉,卻不知道都去了哪裡。臣擔憂的,是朝廷斷了滿清的糧食,滿清依舊能源源不斷獲取糧草軍械。”
朱由校也是嘆了口氣:“遼東的軍鎮,十幾萬兵馬,就懸在朝廷頭上。”
大明如今有新軍三十餘萬,其中南邊放了十鎮兵馬,以南直隸為主,攏記十三萬。
甘陝放了兩鎮,遼南練了三鎮,餘下的兵馬盡在北直隸,在順天府周圍。
可以說,大明朝廷以順天府為核心,幾日內就能調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