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屬,股市震盪,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的稅銀可都是走漕運入京。
當然,眼下的大明朝已經全面換成金銀本位的寶鈔制度,各地也不需要將寶鈔押解至京師。
如今漕運對大明的作用性正在逐漸降低,一是越來越發達的海外貿易讓海運有了長足的進步,莫說是東南到京師了,就是萬里海路也不是沒走過,相比較起來,從東南沿海到北方一路沿著近海的水域走還更安全呢。
這二就是各地正在不斷修建的直道官道體系與配套的馳道,這些都在不斷壓榨河道的生存空間,河道的重要性越來越低,過往漕運的威風已經不在,朝廷已經逐漸不再需要漕運來運輸錢糧緩解北方的壓力,這讓漕運愈發不滿之餘也是新生恐慌,唯恐會被裁撤。
因此,這兩年河道那邊沒少搞一些小動作,但都是小動作,內閣也沒搭理河道,至於漕運所擔憂的裁撤問題,實際上也是內閣所面臨的一個問題。
因為這條連線大明南北經濟和政治中心的運河,是不可能被取締的,哪怕有了馳道,河運依舊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其哪怕作為單純的商貿河道,依舊有著足夠的重要地位。
所以運河的重要性不會降低,只是漕運衙門不會再有往日的威風了,掌控漕運的那幾家還有下面那些人的日子也不會和以前一樣好過了。
沒有以前的重要性,就意味著逐漸會被不需要,因此河道那邊上躥下跳也屬正常,內閣也討論過是否要在眼下采取一些措施,不過涉及百萬漕工,從北到南一連串的地域和官員,這漕運想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眼下河道那邊似乎也發覺了這點,開始不斷呼喚助力,上躥下跳,還不斷遞摺子要錢,希望朝廷能清理運河的淤泥,撥錢修繕河堤,對運河進行整治。
開玩笑,一條運河從南到北,大明哪一朝不是在修繕清淤?
這條河到底吞了多少錢糧他們心裡沒數麼,眼下一張口報一個數字上來,就指望朝廷撥款,然後他們繼續大吃大喝混吃等死,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所以不難怪盧象升會生氣,這些年處理政務下來,就是一個不斷修身養性的過程,所以盧象升脾氣已經比以前好多了,但漕運那點彎彎道道,是他們自己不清楚還是旁人不清楚,眼下拿著這個說事,糊弄鬼呢。
錢謙益微微一笑,關於河道那邊的情況,他也清楚一些,但他還真沒把漕運那些人放在眼裡,真以為沒了漕運大明就不轉了?
開什麼玩笑。
咳咳,盧相啊,河道那邊不用搭理,直接駁了他們摺子就是,這些人上躥下跳無非就是想讓朝廷知道他們的重要性然後投鼠忌器罷了。大明就算沒了那條河,依舊沒什麼影響,他們願意跳就讓他們跳去吧。錢謙益笑著說道。
張瑞圖也是說道:是啊,正好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對朝廷心存不滿,藉機生事。我可不信河道那邊就牽扯他們自己,這沿河兩岸上上下下,涉及利益的有多少?都是些不肯踏踏實實給朝廷效力的,日後有的是時間去整治他們。
盧象升也嘆了口氣:罷了,河道那邊的摺子我在看看,百萬漕工衣食所繫,呵,可真是個大名頭。今年河道那邊的撥款,我看是不是要緩緩或者少播些,眼下沿海各地碼頭興起,人們都願意在沿海找生計,碼頭上餬口的活也多。不得不說那些碼頭上的力幫可比漕幫規矩多了。
張好古微微點點頭:漕運衙門那邊,朝廷先派人去一趟,查一查沿河上下的情況,是不是需要修繕,該用多少錢,再查查漕運這兩年內部的問題。先警戒他們一番,不聽話就換一批人上來,漕運也不是非由眼下這些人把持著。
不錯不錯,朝廷的東西,眼下到成
了他們私家的了,去走走查查,敲山震虎,讓他們安分一點也好。張瑞圖非常同意張好古的意見,河道所涉及的太廣泛了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