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6章 轟動大明,集體爆炸!大明第三家銀行,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穩的過渡,免得民間有動盪。

張好古看向錢謙益和盧象升:盧相,錢相,關於此事,主要就交給你們二位了。和大傢伙商議一下,定下個章程來。

盧象升和錢謙益點了點頭,此事說到底,還是針對大戶,畢竟大戶家裡才存有大量銀子,對普通百姓來說,倒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寶鈔和金子掛鉤更穩定,他們手裡的錢也更值錢。

但是大戶手裡不僅僅有寶鈔,還有銀子,這就需要溝通了。

張好古又看向張瑞圖:張相,大明報先發一篇文章吧,簡略說一下如今大明朝廷和民間擁有的銀子有多少,對大明來說到底是不是好事,應不應該繼續維持寶鈔和銀子掛鉤。

張瑞圖笑道:此事簡單。

先丟擲去一篇文章試試水,看看民間反應,朝廷的老操作了,什麼政策執行前不是這樣?

眾人商議好後,各自就去忙了。

很快,新一期的大明報新鮮出爐,其中有一篇文章雖然不是頭版頭條,但也是在頭版之中,其內容就是對如今大明所執行的寶鈔與銀子掛鉤的銀本位進行質疑。

文章非常明確的指出:之前朝廷執行銀本位是因為大明的銀子都是有數的,雖然會增多,但穩定,有價值,加上朝廷的寶鈔無法模仿,與通寶制錢和銀錁子銀錠不一樣,所以才得以廣泛推行。

但如今隨著朝廷開海貿易,四海通商萬國來朝,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短時間內湧入了海量的金銀,金子還好說,本就稀少,價格穩定,但銀子短短几年湧進來的數量比朝廷持有的數量都要多了,未來還會有多少銀子湧入大明?

這麼多銀子湧進來,對大明的市場是不是一種紊亂?畢竟先前一兩銀子等於一千寶鈔,能購買的貨物非常多,糧食肉類蔬菜果脯布匹都能買很多,可如今銀子太多了,朝廷的寶鈔還值錢嗎?往日一兩銀子能買到的東西,現在十兩銀子都不一定夠,而且百姓手裡的錢就那麼多,這是不是意味著百姓手裡的錢無形之間縮水了?

這篇文章發出來後,對百姓來說是一個話題,但百姓手裡的銀子本來就稀少,討論一番也就過去了,可對商人們來說,這無疑是朝廷動向的先兆。

很快京師商報、直隸商報、金陵商報、江淮商報,東南商報等等大型的商報都刊登了這篇文章,這篇在百姓中沒有引起什麼風浪的文章,引得商人們大為震動,波瀾已經升起!

信王府中,章錦瑞拿著報紙喜上眉梢:殿下,殿下,好訊息,大好訊息啊!

朱由檢很是疑惑:章先生,什麼好訊息?

章錦瑞將大明報遞過去:信王殿下您看,朝廷要對銀子下手了!

朱由檢大驚之下連忙看起了報紙:啊,朝廷要對銀子下手?這銀子豈不是要再跌?章錦瑞點點頭,神情卻是難掩興奮:不錯,銀子肯定是會再次下跌的,朝廷這份報紙就是一個預兆。但銀子下跌了,我們才好買進啊!

朱由檢不理解了:章先生,這朝廷明顯就是打算不用銀子了,這銀子價格跌了,還能漲嗎?

章錦瑞哈哈一笑:能漲,肯定能漲!如今民間有多少銀子?朝廷手裡又有多少銀子?朝廷一句話銀子就不值錢了,百姓能願意?那些大商人,士紳們能願意?銀子可都是他們的老底啊。而且我大明和洋人交易,少得了銀子嗎?這銀子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用得上的。

因此朝廷不可能徹底拋棄銀子,別看眼下朝廷要銀價下跌,那是在為後面做準備。這銀子價格未來肯定有一番波動。

朱由檢點了點頭,一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所以先生,我們現

在要收銀子了。

章錦瑞一拍桌子:不錯,要收,而且有多少就要收多少,眼下收銀子,未來絕對賺錢!在朱由檢和章錦瑞商議著怎麼操作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