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治世之道
烏拉超厲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治世之道,穿越:天下第一當贅婿,烏拉超厲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死讀書,這三個字對於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來說,可謂是一種簡單直接的鄙夷和羞辱。
文立仁的面色青一陣、白一陣,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他完全沒有想到,張子安這還沒有說兩句居然便開始人身攻擊。
這金陵第一才子……道德素質堪憂啊?
見到張子安疑似有侮辱文立仁的模樣,陸文澤、劉瑞琪和謝洋以及鄰桌的徽州才子便從桌旁紛紛站起身來。
可還沒有等這些人開口,張子安便朝著文立仁繼續問道:“你所說的為政之舉,哪一個本朝沒有做過?”
“既然如此,為何你所說的國富民強、四海太平之日仍舊沒有到來?”
沒有給皺著眉頭的文立仁和那些徽州才子說話的機會,張子安便一股腦地繼續說了下去。
“如果你所謂的國富民強、四海太平就是眼下,那你應該睜大眼睛好好看一看這世間的一切。”
“本朝暫無大規模戰事,可是北方胡族、西南蠻夷是否依舊還在襲擾邊關將士和無辜百姓?”
“既然戰事不斷,你不能因為戰事沒有波及你所在的地方,而將其稱之為四海太平。”
“金陵的繁華錦繡、熱鬧非凡之下,是否還有吃不起飯、穿不起衣從而忍飢挨餓、衣衫襤褸的窮苦百姓。”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不能只說歌舞昇平、鶯鶯燕燕便是太平盛世,而無視那些窮苦百姓的艱難困苦。”
“你看著秦淮河十里繁華,我卻看到這城外萬千勞苦大眾。”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內無盜匪,外無侵擾,百姓豐衣足食,人人安居樂業,是為天下大同。”
這句話對於文立仁和在座所有人的震撼,已經不足以用言語來形容。
整個春風樓的大廳裡都因為張子安這一番而徹底陷入一片死寂,甚至都沒人敢端起酒杯喝一口酒、拿起筷子吃一口菜。
先前還一臉憤怒的徽州才子們早已沒有了先前的怒氣,相反一個個都站在那裡顯得不知所措。
張子安的話雖然是引經據典,可對於他們來說,這些聖賢之語組合在一起卻是如此振聾發聵。
而且無論是引經據典還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張子安這一番話都可謂是挑不出半個毛病。
硬要說的話,最多也只能說他一句含沙射影、針砭時弊,有對朝廷不敬的嫌疑。
可文立仁和徽州一眾才子也知道,要是自己講出如此話語,也代表自己認輸從而耍賴。
國策之辯,可不就是針砭時弊,不過是讓官府面子上過得去的說法而已。
可是,可是……張子安看待國策的角度,卻是文立仁從來沒有在和任何一個才子的辯論裡見到過的。
他根本不拘泥於任何類別,但是你卻只能說他忽略了任何細節,他,他,他……他可以說是方方面面都有所考慮。
文立仁猶豫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再不說些什麼便會露怯,於是便只能效仿張子安先前的話語來反擊。
“張大才子,你先前說我言之無物,應該拿出一些更為具體的措施。”
“可是你洋洋灑灑這麼一大段,卻並沒有見到任何具體的措施。”
“這樣看來,你所說的豈不是自相矛盾?”
對此,張子安只是朝著旁邊站在那裡的秋月問道:“秋月姑娘,可否能夠借紙筆一用?”
秋月聞言便立即朝著旁邊的雜役示意,雜役也迅速給張子安端來了紙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