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管怎麼說
小明飛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不管怎麼說,簽到諸天從四合院開始,小明飛豬,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朝之所以滅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學的學子沒有就業機會,能入朝為官的只是極少數,而且清朝也沒有那麼多的醫院、工廠、商行,可以給他們提供相應的職業,他們當然不甘心。
這些人都是有學問有本事有門路有門路,家境還算可以,畢竟窮人是拿不出那麼多銀子把他們送入新式學堂的,原作中,整個白鹿原,也就陸家白家的子弟才有資格入新式學堂,其餘人等,早都回家種田去了。
這些人天生就是革命派的擁護者,而革命派又藉著這些人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革命思想,這才有了後來的燎原之勢,一旦武昌方面有所動作,這個看起來龐大無比的清朝王朝就會土崩瓦解,無法翻身。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革命黨才會在短時間內,沒有足夠的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武力,所以才會被人捷足先登。
這一點從白鹿原上就能看出來,清朝時期,白鹿原是白嘉軒,鹿子霖,田福賢等人的天下,到了民國時期,依舊是他們的天下,只不過改了一個鄉約,一個鄉約,至於管理的規矩,依舊是那個老派學者朱先生所立的鄉約,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
光是理論上的東西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實際的操作經驗,而學生們則是在工廠裡面學習,學習,掌握,掌握,這樣的話,等到他們畢業以後,也會有很大的作用。
就算陝西省沒有那麼多的工廠,那麼多的企業,他們也可以從一家小企業開始,然後一步步的擴大。
等到革命結束,加入新的政權,他們就不會那麼容易被保守黨矇蔽,反而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為當地的工業和商業提供幫助。
因為是新建的學校,與舊有的學校不同,再加上創業是一種趨勢,所以對於李明浩的計劃,學校還是非常支援的,願意將學生送到這裡來實習。
李明浩對學校和學生也不差,他們有專車接送,還給他們發了工資。偶爾還會捐贈一些錢、書籍、器材什麼的,既能讓學生受益,又能讓學校受益,這是一種長期的合作關係。
一些外省的新式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以及陝西大學的老師和學生,都被吸引到了這裡,他們發現,陝西大學的學生,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好的實踐能力,這件事情,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人都是專程跑到白鹿原來學習的,如果他們也有樣學樣,那對當地的工業和商業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此又是兩年過去,大學堂總教頭塗仁壽因病去世,李明浩理所當然地接掌了總教頭的位置,並根據手中的權力,提出了一系列的計劃,慢慢而又穩步地對陝西大學堂進行了改革,使其朝著更加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方向發展。
沒過多久,井勿幕也回國了,他早在日本時就加入了同盟會,併成為了陝西分會的會長,這一次回國,就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同盟會。
當著李明浩的面,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意圖,並且極力勸服李明浩加入,李明浩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向井勿幕請教他的計劃。
“我們陝西關中的劍客,都是出了名的好手,他們對朝廷向來不服氣,我可以藉著你的名頭,跟他們接觸一下。”
李明浩當然明白這個決定的好處和壞處,他們雖然有些叛逆,但終究是上個世紀的人,不可能用他們的力量來推動中國進入一個新的世紀,而且,他們的紀律也不是很好。
相比之下,新兵們的紀律要好很多,而且都是受過現代文化教育的人,對於滿族人的怨恨更大一些,所以他們的選擇要好很多。
李明浩的分析讓井勿幕深深的思考了一下,最終,他還是決定繼續留在刀客會,不過他還是決定將注意力轉移到新的軍隊上。
在陝西工作了一年之後,他又去了日本,一方面學習製造炸藥,一方面和孫逸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