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
小明飛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簽到諸天從四合院開始,小明飛豬,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宋八大家中,有一位叫蘇洵的人,他從七歲起就在學校裡學習,但無論他怎麼努力,都無法入門,最終放棄了學習。直到二十七歲,方才開啟了靈智,與其子蘇轍,蘇軾等人,一同中了秀才!”
朱師傅子閱歷豐富,很快就發現了相似的例子,對自己親戚們的改變深表欣慰。
用過晚膳後,李明浩離開了,妹妹把碗盤好後,問:“嘉軒這次真的會考上秀才?咱們白家要出讀書人了嗎?”
“之前我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的,這會倒是有了幾分希望,但也不一定,我會再等等,如果嘉軒以後還能這麼好,我會跟你說,讓嘉軒留在書院裡,安心的學習!”難得遇到一個好學生,朱先生十分珍惜,決定對李明浩多加關照。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李明浩有潛力的基礎上,若他偶爾說出一些驚世駭俗的話,縱然再不情願,也只能作罷。
一邊走,一邊回憶與朱先生的對話,李明浩隱隱猜到了朱先生心中所想,秀才二字看似不算什麼,但白鹿原這麼一個小地方,哪怕走遍一個村莊,也未必能找到多少人!
在這本書之中,除了朱先生之外,還有六個人,一個是呂家的老秀才呂泰和,一個是張老秀才,一個是朱先生的同窗,一個是徐家村的徐秀才,一個是田小娥的父親,還有一個是黑子的岳父,一個是高老秀才。
鹿馬勺是鹿家發財的老祖宗,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努力學習,考上大學,中了秀才,就會燃放煙花,中了舉人,就會燃放煙花,看一場好戲。
臨死前,他還在說:“我這一生,就是個奴才。為自己的尊嚴而戰,為自己的祖先著想。中了秀才,就在我墳前放鞭炮,中了舉人,就在我墳前放鞭炮,中了進士,就在我墳前放鞭炮。”
可惜的是,陸家的後輩們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連雷子炮都會放,自然也就不會放了。
所以,自己得加把勁,儘快得到朱先生的信任,好讓自己有機會進入縣裡的大學。否則以白秉德的性子,也不會讓他這麼做。
白家不像陸家那般野心勃勃,世世代代都認為自己註定不會有大富,只要能安安的在村子裡過上幸福的生活,那就足夠了。
在小說中,白嘉軒把白孝文,白孝武,還有白靈都安排好了,無論他們在學校有多好,只要一到年齡,就必須回家,如果不是白靈非要把他們趕出學校,他們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西安城學習。
單憑他一個人,是不可能讓白秉德改變主意的,白秉德是個老頑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只有朱先生,才能改變他的想法。
回家時,白趙氏正在院子裡忙碌著,她把剛剛摘下的玉米棒子,一片片地剝下來,一片片地捲起來,打算以後掛在房頂上,這種方式在鄉下很常見。
“什麼?你在吃什麼?”又詢問了一番,知道孩子吃完飯了,趙氏這才重新投入到工作中,道:“你爹帶著鹿三,去田裡收玉米去了,你也跟著去,村裡後面種著棗的那片地,幫著幹活!”
“喂!要不要幫他們拿點水來?”
“不用了,你拿著吧,他們都拿著呢!”
到了田地,白秉德精神抖擻,全神貫注地幹活,就連年紀比他小的鹿三,也是累得滿頭大汗,不敢有絲毫懈怠。
白秉德從不訓斥下人,更不會對下人動手,他答應給下人的報酬,都是一斤一分。
他和僕人們一起吃飯,一起洗澡,一起洗澡,僕人們都幫了他很大的忙,他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白鹿村的白秉德的名字也被人津津樂道。
有這麼個父母在,李明浩哪還敢懈怠,很快就累得直喘粗氣。
哪怕是為了省事,他也要把朱先生給解決了!
白家雖然是白鹿村裡最受人敬仰的家族,但充其量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