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書法大家
小明飛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書法大家,簽到諸天從四合院開始,小明飛豬,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先生說著就開始翻找,當他看見志剛羨慕的沙灘洗澡時,朱先生非常不高興;不過,在見到西班牙女主角伊莎貝拉時,安格爾卻是若有所思。
當他看到曼徹斯特紡織工業的那一章時,李明浩驚訝的問道:“外國人的紡織技術,居然這麼好。”
朱先生搖了搖頭,“男人種地,女人織布,這是自然規律,英吉利人用的機器織布,比女人織布要好得多,但女人織布的技術卻比男人更好。不過,便宜的東西傷了農民,從今以後,英吉利農村就再也聽不到紡織的聲音了,平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艱難!”
朱師傅子的眼光很毒辣,英國紡織工業的興盛,與小農戶的衰敗息息相關,有文化的人,誰不知道“吃人羊”的傳說?
可惜的是,他的眼光始終停留在那幾個已經倒閉的農場主身上,根本不知道這樣大規模的工業化,對於英國來說,對於中國來說,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大概就是歷史的侷限。
這讓李明浩不禁想到,朱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知道,我只是一個破碗!”
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這個陶缽意味著什麼?在原著中,清朝覆滅後,白鹿書院逐漸衰敗,很多學生都離開了白鹿書院,去了其他地方,去了其他地方,最終朱先生將白鹿書院關門大吉。
新任縣令慕名祝先生,邀請他到縣裡擔任一本小學的校長,可是還沒做半年,朱先生便向彭市長遞交了辭呈。
彭縣長迷惑不解,追問其中緣由,朱書記笑道:“緣由不在我,緣由不在別人。”我知道我只是個破碗。”
彭縣令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朱先生對他說:“這陶缽只可鑑古人,對現代人是沒有用的。”
朱先生的品德水準近乎完美,在白鹿原和滋水縣,甚至在陝西地區都頗有名氣,單從他受邀南下講學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在國內也是頗有影響的。
如果他早出生一百多年,說不定也能成為一代宗師,只是現在正值三千年一遇的大變革,那些古老的東西,遲早會被淘汰。
每一次,他都是當仁不讓的人,他幫助全縣禁止吸菸,他可以隨機應變,他可以裁減自己的雙腿,他可以勇敢地面對日本人的進攻。
但他畢竟不是楊度那種老而彌堅的人物,他的思維早已被儒家思想所束縛,無法再接受任何新鮮事物。
“老師,您說的對,可是我有一件事想不明白,那些從國外運來的布料,居然比我們西安的布料還便宜,如果我們國家也有這種技術,那豈不是能讓更多的人穿上更好的衣服?”
自從清朝末年以來,反對進口的浪潮就沒有停止過,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卻是寥寥無幾,主要還是因為進口的東西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一般人很難拒絕。
就算是現在,也是如此。但隨著國內的產品質量越來越好,叫囂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再看看亞美利加島,一個農民一年的產量,居然超過了兩千公斤,足夠一個五口之家了。”
“我父親和老三在白鹿原上都是出了名的廚藝好,一年下來,也就賺了這麼多,可如果加上我和我母親的話,一年下來,一人也就賺不到這麼多!這到底是好是壞?”
說到機械化,朱老闆或許不太瞭解,但說到種植,朱老闆卻是一竅不通。
“房子就是一塊牌子,土地就是一塊累贅,存了銀子就是個禍害。”朱先生只好唱起了他那首老歌。
農民們,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會唱這首民謠,每當有有錢人被強盜搶走了他們的財富,並且被斬首的時候,每一個聽到這個訊息的人,都會發出一聲嘆息。
不過,他們在幸災樂禍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把剛才的事情拋到了九霄雲外,繼續埋頭苦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