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紡織之都
小明飛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紡織之都,簽到諸天從四合院開始,小明飛豬,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現在不方便出門,買機器的事情還需要你們的幫助,我之前在陝西的機器公司看到了一些機器,價格已經和你們商量好了。各位回來後,麻煩替我去採購一下!”李明浩一邊說著,一邊將一張單子遞了過來。
於伯循幾人拿過來,仔細的檢查了一遍,“嘉軒,你還真是有備而來,你放心,我們吃過晚飯就出發,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那臺機器拿到手!”
“不用了,買地,建廠房,培訓工人,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可以在廠房建成之前回去!”
“早一天解決,早一天心安!”於伯循等人比李明浩還心急,用過餐後便匆匆離去。
第二日,白鹿村小學正式開學,由李明浩當校長,朱老師舉薦他的朋友徐秀才協助授課。
西面有三個房間,裡面放著方桌、條桌、長凳、板凳,都是神禾村的學子們從家裡搬出來的,回到自己的學校讀書。
所有的男子,不管是不是有孩子在上學,都一起來參加了開課儀式,儀式簡單而莊嚴,然後李明浩就開始講課。
李明浩與徐秀才相約,每人上午上課一次,上午下課後與井勿幕一同四處搜尋適合的工廠地址。
井勿幕並沒有和於伯循一起走,而是興沖沖的走出了村子,一路上不停的問道:“嘉軒哥,這紡織廠的選址是怎麼回事?”
“這是自然,開廠哪有那麼容易的!”李明浩說道。
“我最近讀了很多關於現代科學的書籍,才知道,開一家工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選址和購買機器,就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李明浩還舉例道:“當年張香帥花了五百萬兩銀子,在漢陽開了一家鐵廠,結果漢陽鐵廠出產的鋼材,根本無法滿足鐵路的需求,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臺機器沒有正確的選擇。當初我們買機械的時候,裝置製造廠就提議把鐵礦石送到我們這裡來做實驗,但張香帥拒絕了,他說:‘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我們的祖先已經用了數千年的時間,什麼時候輪到我們來指手畫腳了?’
“所以,漢陽鐵廠才會用英國最先進的鍊鐵爐子,但那玩意兒只能用來冶煉低磷的鐵礦石,張香帥又用大冶鐵礦出產的礦石和砂石,所以才會出這麼差的鋼鐵。”
張之洞與漢陽鐵廠的事情,被寫在了課本上,李明浩到現在都還記得清清楚楚。張香帥在華夏可是出了名的大企業,他都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建立漢陽鐵廠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最起碼它的位置很好,漢陽靠近長江,水路暢通,無論是煤炭還是鐵礦,甚至是鋼材,都沒有任何問題,漢陽鐵廠還是有希望的!”
漢陽在民國和新中國時期,都是中國的鋼鐵製造中心,之所以選擇在這裡,也是因為這裡的地理位置。
李明浩說道:“你要建紡織廠,就得找個交通方便的地方,這樣煤炭、棉花和紡織的布料就更容易運輸,而且,還得有水,紡織廠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如果離得太遠,就沒法建紡織廠了。”
井勿幕想了想,說道:“白鹿原上有很多棉花,想要開採煤炭,就得去銅川,所以離大路越近越好。”
“銅川的煤炭雖然很好,但是從陸地上運的話,價格就有些高了,幸好咱們滋水縣也有煤炭。”陝西是一個煤炭資源豐富的省份,煤炭資源以陝北和銅川為主,但也不是所有的煤炭資源都不豐富。
滋水縣的煤炭資源,跟陝北比起來,差了十萬八千里,但李明浩想要的,就是一個小型的紡織廠,依靠著縣城的煤炭,就能賺到錢。
從鎮上購買煤炭的速度更快,價格也更便宜,更重要的是,現在能開煤礦的,大多都是大家族,和他們合作,既能保住自己的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