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包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水患(二),紅樓之開局尤氏找上門,憨包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州府衙位於蘇州城的道前街,是大夏朝官府署衙最集中的地方,可以說是蘇州府的政治中心。

巡鹽御史衙門也坐落在道前街上,劉耕所在的知府衙門自然佔據了整條街最中心的位置。

林如海看來是經常來知府衙門,見他來了看門的衙役並沒有通報就直接放他們進去。

一路來到衙門的正廳,此時廳中已經有三個人坐著,都是賈蓉熟悉的,一個是書院的山長錢鶴,一個是李子健,還有知府劉耕。

\\\"如海,你來了!\\\"看見幾人走進來,劉耕笑呵呵打招呼,看到賈蓉有些意外:\\\"哦?賈公子和如海相識。\\\"

賈蓉走出來向劉耕三人抱拳行禮,禮數周到。

\\\"呵呵,劉大人難道忘記了,內子正是榮國府賈家的女兒。\\\"林如海笑著解釋道。

劉耕聽了也沒繼續這個話題,他知道林如海妻子很多年前就亡故了。

\\\"如海,請你和兩位老大人過來就是商談一下城外難民的處理問題,這幾日著實讓老夫為難啊!先坐吧\\\"劉耕嘆口氣說出了原因。

林如海坐下,早有下人端了茶上來。

錢鶴摸著鬍子疑惑問:\\\"以往應對災民不是有成例麼?按照經驗賑災就是了。\\\"

歷朝歷代,江南一地年年汛期都或多或少有幾個地方報上來水患,久而久之各地衙門都總結出了應對方案,只要按照方案賑濟災民就可以,等到水患過後災民們就會自動散去。

李子健也點點頭認同錢鶴的看法,以往他也是按這樣處理的。

劉耕長嘆一聲,他為官多年怎麼會不知道這些。

\\\"兩位老大人有所不知,下官管轄的蘇州府太湖,嘉興,湖州,常州等地均被洪水侵襲,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現如今蘇州城外就有一萬餘災民,還有陸陸續續而來的,下官已經下令各地開倉賑災,但奈何災民過多,財政捉襟見肘!\\\"

錢鶴有些震驚,\\\"竟已到如此地步?\\\"

幾十萬百姓意味著什麼?恐怕國朝以來都屬第一次吧!一旦處理不好會發生民變的,難怪劉耕找他們過來。

賈蓉也被震驚到,後世江南雖然也每年面臨洪水的侵擾,但也從未出現幾十萬災民的場景。

不過細一想他明白了,如今的基礎設施建設遠比不上後世,多的不說興建大大小小的大壩也足以抵禦洪水,而這時代一旦持續降雨那就只能坐等老天爺開恩。

廳中幾人都緊鎖眉頭,事情實在棘手。

許久李子健沉聲說道:\\\"當務之急劉大人你必須馬上上奏給京裡,請求朝廷的支援;另外持續開倉放糧,穩定糧價,防止囤積居奇;各地災民的安排要儘快出臺措施,穩定民心,只要災民不鬧事情就在可控範圍內………\\\"

李子健不愧是老謀深算,給出了一系列建議。

幾十萬百姓受災壓是壓不住的,也不能壓,否則發生民變多少人會人頭落地,穩定糧價是必要的,以免引起百姓和災民的恐慌,只要穩定住民心事情就好辦了。

說起來“穩定民心”四個字簡簡單單,其實反而是最難的。

劉耕苦笑\\\"李大人所言不錯,蘇州府目前糧食是充足的,不過也只夠勉強維持十天,十天內若是籌不到糧食就難辦了。\\\"

\\\"那就問商人們籌措。\\\"林如海說,他主管鹽政知道江南一地富商雲集,每個富商手裡都有大把糧食,特別是徽商一派,做的就是糧食生意。

錢鶴搖搖頭\\\"如海想得簡單了,商人重利,老夫敢肯定這些商人們正想著如何借用水害撈錢呢!\\\"

賈蓉聽他這麼說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木匠天啟落水後無敵

盜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