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章 開闢新賽道,官欲天下,孤照,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幾年我倒是寫過不少文章,關於三河縣絲綢的。我查了不少資料,比如說清代的文學作品《老殘遊記》,對三河縣的絲綢都大加讚賞。”
三河縣西部山區,遍山鬱鬱蔥蔥,柞樹茂盛。
粗大如椽的,樹老葉硬,不適於蠶食,大多是砍伐了作窯梢或種植木耳用。
成墩像灌木的柞樹,葉芽鮮嫩,最適宜放養柞蠶。
每年開春,蠶農們先是採來柞樹剛剛發芽的鮮嫩枝條,用沙子圍在河邊,然後把從蛾房孵化的幼蠶放養在上面,待幼蠶褪去黑色的表皮之後,即分送上山,放養在一片長滿柞樹的山坡之上,蠶農稱之為蠶坡。十幾天過後,柞葉被吃光,蠶苗第二次蛻皮之後,就把蠶送到另一片蠶坡,等到這片柞葉被吃光,就轉場到另外一處蠶坡,這就是蠶農們所說的轉場。
經過二眠場、三眠場、二八場幾次轉場,在中間需要日夜看護,只要六十多天,柞樹的枝葉間就結出一個個蠶繭。
蠶農視蠶坡為聚寶盆,把柞樹當搖錢樹;蠶坡柞墩,那是蠶農賴以生存的寶物。“一季蠶,半年糧”“筐坡十畝田”“寧舍懶婆娘,不捨蠶絲行”,這些三河縣的諺語說明了養蠶織絲對於當地的重要性。
民國初年,僅兩棵樹鄉就有48家絲行,縣城有200餘家,織綢機達5000臺,外地客商長期坐莊收購。其後兵燹匪患,戰亂頻仍,苛雜迭興,交通受阻,銷路不佳,蠶絲銳減,織綢衰敗。
除了三河縣,還有山東和東北也有柞蠶。
但三河縣的柞樹葉質優良,蠶繭一般呈乳白色,絲膠含量少,採摘後僅用清水漂洗便可繅絲,且出絲率高,絲強度大,易漂煉,易染色,質量居全國之首。
柞蠶絲綢的製作約30個環節。在製作過程中,要是一個環節失手,即會導致前功盡棄,且無法進行補救。
從養蠶到織成絲綢,工藝複雜。僅使用的工具就有幾十種:養蠶工具有扁、分扁網,除沙網、地膜、消毒劑等;繅絲工具有灶臺、大鍋、浮子、磨子、絲框等;絡絲工具有絲架、絲櫃、絡尖和釘子等;牽經工具有牽粑、定子、圈杆等;刷經工具有臥、刷子、勝子、絞杆、刷柱、糨面等;打緯工具有紡車、定子、緯桶、水盆等;紡織工具有紡車機、梭子、緯、浮杖、繩樞、織柱、鐵增水刷、刮刀等。
柞蠶絲綢製作工藝精密而冗雜,耗費時間長,一位手工藝人要花上5至10年,才能精通這門手藝,而掌握全套技術需要更長時間。傳承後備力量不足,手工織造絲綢費時費力,經濟上卻沒有大的收益,吸引不了年輕一代。
現在,外出的賣錦人都用上了最先進的機器,手工的費時費力,划不來了。
何遠光講完這些,齊二妞的繅絲開始了。
齊二妞的繅絲技術很高,手腳並用,一個蠶繭一根絲,沒有一根是斷的!
江寒讚不絕口。
齊二妞泡了不少繭,還要繅絲。把絲織成綢估計要三天之後了。
把絲織成綢,這時的綢叫生綢,質感硬,不能做衣服,要經過後面極為細心的技術處理,將生綢變成熟綢才能銷售,用行話說這叫煉綢。
煉綢的步驟是,先將白鹼等原料加入沸水中,把生綢高溫浸泡兩小時。其間,要在沸水中不停翻動生綢,由光滑到不光滑為止。這主要靠經驗,撈早了不行,撈遲了也不行。將絲綢撈出後放陰涼處,晾乾後的絲綢用豬胰子滾開的水反覆搓洗半小時左右,再放入清水中浸泡三天三夜。
浸泡最關鍵的是絲綢不能有一點點露出水面,若露出水面,絲綢上就會出現黑斑,影響質量。
沒想到從蠶繭到衣服,經過這麼複雜的工序,耗時如此之長。
農業時代的手工藝,最後還是敗給了機器化、規模化的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