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0章 絕壁天路,官欲天下,孤照,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光,去高速口接人。之後去回龍村看看,回龍村你應該熟悉吧?”
“江縣長,回龍村熟悉得很。我們搞駕駛訓練就去過,回龍村的公路就在懸崖上,驚險得很。特別錯車的時候,需要精確到厘米,很考驗人的技術。”
光軍縣的山洞非常多,大多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開鑿的,為的是開啟村與村之間、縣與縣之間、省與省之間的通道。
修建最晚的隧洞就是回龍村,是從90年代初開始的。
回龍村有一個退伍軍人,他帶著村民修路的事蹟一直默默無聞,直到後來被記者發現,稿子發出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被央臺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當然,現在他還沒有被發現。
今天,省委組織部陳延平帶著青幹處長郭景明要來。
他們來,一是對江寒表示慰問,畢竟江寒作為“面向新世紀”青年幹部培訓班最優秀的學員,本來是有機會到姑蘇當一把手的,結果被強行留在了光軍縣。這又剛剛被光軍縣的幹部冤枉。
特別是常務副縣長竟然派人對江寒進行監控!
這些都讓陳延平感到一絲愧疚。
江寒是省委組織部點的將,因此,一定程度上講,省委組織部就是江寒的孃家。
嫁出去這麼長時間了,孃家人總得去看看。
第二,陳延平和郭景明來,是陳順部長交待的。
陳順部長說,江寒在光軍縣發現了先進典型,不只一個,而是一群,是先進典型群體!穩妥起見,讓陳延平派人到光軍縣看一看。
陳延平一聽,乾脆兩件事合到一起,帶著青幹處長郭景明一起去。
因為這次來,還帶有驗證的性質,所以,陳延平沒有通知市委組織部和其他任何人。
一個退伍軍人,帶著村民修挖山開路!聽起來就像是半個世紀前乾的事一樣,必須現場瞭解才可以。
如果大張旗鼓地來調研,各級領導都陪著,最後發現典型是誇大的、事蹟是拔高的,對江寒的影響很不好。
也並非陳延平不相信江寒所說的話,而是他還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光軍縣的典型沒有宣傳出來?還有什麼深層原因?
郭景明與陳延平坐一輛車,專門交待江寒,不要驚動市、縣領導。
江寒在高速口等了半個小時左右,陳延平和郭景明就到了。
陳延平讓江寒和他們坐一輛車。郭景明在副駕的位置,陳延平在郭景明後面,江寒就坐在司機後面。
劉小光開著長豐獵豹在前面當引導車。
“軍車開道啊,是不是太招搖了?”陳延平問道。
“這是我平時坐的車。”
江寒解釋了一下,因為一個朋友在百泉部隊,還因為光軍縣太複雜,所以保險起見,他用了部隊的車和司機。
“部隊派車送葛松旺、泥蛋去省電視臺,中途被大車從橋上擠到河裡,差一點死掉。那天晚上,如果不是軍車,如果不是司機當即立斷,我恐怕要遭受一場無妄之災。”
“光軍縣的情況,竟然到這種地步了!”陳延平道:“這樣看來,派你來,完全正確!”
車直接開進了回龍村,進入了回龍村開鑿的山洞。
車在山洞之間走得很慢,遇到崖壁天窗的時候,江寒還提議出來看一看。
扶著“天窗”半人高的石壁向下看,陳延平感到一陣眩暈,直上直下的,刀砍斧削一樣。
在絕壁中間開路,簡直是不可思議!
“絕壁天路!”青幹處長郭景明感嘆道。
“郭處長,今後就用這四個字了!絕壁天路,絕!”江寒豎起了大拇指。
“小光,你去村裡,把村支書找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