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8章 小縣城得上了荷蘭病,官欲天下,孤照,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價格波動性等,負相關性依然存在。”
“根據資源地理分佈集中度的不同,自然資源可以被劃分為集中型資源和擴散性資源。”
“集中型資源(如礦產資源)經濟體更容易遭受資源的詛咒,因為政府可以透過集中開採直接獲取大量收入,進而滋生一個腐敗和掠奪性的政府,而對於類似農業耕地這種分散性資源,國家財政收入只有依靠從企業或個人的徵稅中獲得。”
說到這裡,方傳真聯絡到了光軍縣。
光軍縣的財政收入不就是靠‘十五小’‘新小六’這些資源型企業嗎?
像趙固鄉黨委書記、縣政法委書記不就是腐敗分子嗎?
“自然資源如果對其他要素產生擠出效應,就會間接地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資源詛咒對於經濟社會的傳導有四種途徑。一是,單一的資源型產業結構容易使資源豐裕地區患上‘荷蘭病’,資源部門的擴張和製造業的萎縮必將降低資源配置的效率。”
“以採掘和原料工業為主的工業比重過大,各類產品的加工鏈很短,中間產品比例高,最終消費品比例低,擠佔了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最終產品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二是,資源豐裕地區的資源型產業擴張導致人力資本積累不足,難以支撐持續高速度的經濟增長。過度依賴資源經濟的地區,人力資本的投入無法得到額外的收入補償,人們接受教育的意願普遍降低,大量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技能素質的勞動力流出,知識創新缺乏機會。”
“三,在產權制度不清晰、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場規則不健全的情況下,豐裕的自然資源還會誘使資源使用的‘機會主義’行為及尋租活動的產生,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和掠奪性開採。”
“四,資源的過度開發加大了生態環境的壓力,環境問題突出,汙染治理水平較差。脆弱的自然環境狀況不僅阻礙了地區潛在優勢的發揮,而且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
“小縣城得上了‘荷蘭病’,江縣長,我想到了文章的標題。”方傳真說道。
“我看,這個標題不錯!就得好好地刺激刺激全縣的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江寒說道:“要發,就發到省報或者是央媒!自曝家醜,刀刃向內,自我革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