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6章 人往好處走,官欲天下,孤照,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內地高出了許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內地還吃不飽飯的時候,香港居民已經用上了電視機、洗衣機。
回到深圳後,這個記者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閉門不出。他先後寫了4篇內參,把自己看到和認識到的情況向中央報告,希望執政者能從大逃亡中“吸取教訓,反思歷史,調整政策”。
半年以後,原本鐵板一塊的政策,開始有所鬆動。據說,有國家領導人指示,對逃港者放寬不究,並且禁止邊防部隊向逃港者開槍。與此同時,內地開始透過香港購買糧食,饑荒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這樣的政策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此後的十餘年裡,依然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逃港浪潮,各級政府對此似乎也束手無策。
1978年,南粵省委書記經過大量的走訪,親身感受到了當地居民對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他意識到,光靠嚴防死守不可能有效地遏制偷渡,必須另闢蹊徑。
隨後,南粵省委書記向中央提出了在深圳設立經濟特區的想法。很快,中央領導來了,他連吸了幾根菸,平靜地對大家說:
“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產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決逃港問題。”
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的橋頭堡深圳,率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特區條例公佈後的幾天,逃港的人群突然消失了!
不僅如此,許多已經逃到香港的當地居民,在聽說深圳設立經濟特區、政策放寬後,又都回來了。
1997年香港迴歸後,偷渡基本絕跡。近年來,大量的香港人擁入內地反而成為一種潮流。
但歷史依然會頑強地留下自己的印記。在深圳的工地裡,時常會挖出一些逃港死難者的遺骨。
在深圳特區成立十週年的1990年,還是這位記者,他採訪到了前來深圳參加慶典的原南粵省委書記。當聊起那段歷史時,他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千言萬語說得再多,都是沒用的,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發展,要千方百計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
江寒提高聲音說道:“人往好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性,這是自然規律!”
這時,黨校副校長賀鳴急了,站起身吼道:“江寒,給我閉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