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贏了燈之後便將燈送人,而後自己長笑離去,留下一片稱謝、羨豔、感慨……以及燈棚老闆的傷心嘆氣。
宋時生怕他們再猜下去會被這條街猜燈謎的老闆合力僱人打了,連忙拉他們去燈鰲山下一個府衙自建的燈棚猜謎。
那燈棚不僅能猜謎,還有對對子、續詩聯詩的,保證合了這些才子的心意。不過他自己就不去猜了,謎題他都看過,自己還出了幾道題,猜著沒意思,不如去套圈。
套圈的攤子就設在燈棚旁,是用小竹圈套擺在地上的東西,套中即可帶走,三文錢便能換得五個圈子試手。獎品多是些漢中經濟園自產的東西,如水晶玻璃宮燈、雙層保溫杯、墨鏡、手套、圍巾等。
本朝向來流行的是用骰子關撲贏取錢物,他這套圈卻是清朝才出現的新生事物,剛擺起來時也頗火了一晚上——轉天就有不止十個八個套圈攤子到處鋪開,攤上還設了金銀為籌,在這官攤上套的人便少多了。
宋時從小學就開始玩這東西,深知這種套圈輸多贏少,所以也並不想去別的攤子玩,只給自己府裡的攤位創收,花十文錢買了一胳膊竹圈,含笑對桓凌說:“今日佳節,你又回來了,難得雙喜臨門,看我套個燈給你過節。”
他褪下一個竹圈,奔著宮燈套去。
可恨晚來風疾,竹圈又輕,投了幾回也投不中。上元夜間遊人又多,人聲、鞭炮聲、樂聲交混在一起,吵得他精神難以集中,連投了十來個圈,竟沒有一個能套上的。
桓凌看他似有些躁意,便朝他攤開手,笑著說:“宋大人只怕這兩天為接駕、為招待我等之事操勞過度,難免失了準頭,還是我來試試吧。”
不敢不敢,還是你比我操勞。
宋時抿了抿唇,目光落到腳面上,抬起一隻手讓他捋圈。桓凌便自取了幾個,擺好架子直丟擲去。
恰拋到宮燈角上,被彈開來。
他沉下心來又試套了一個,扔出去時手感還順當,落下時不知是風吹還是怎樣,又比他預期的偏了一絲,又被彈開。他倒真勾起了幾分勝負心,拿著竹圈比量幾回,斟酌力道和出手的方位。
宋時笑嘻嘻地在一旁看他套圈,自己連連失手的火氣也降下去了——
套圈這種東西,果然就是看人花式失手才有意思,一圈套中一個的高手固然值得敬仰,但還是不如看他和自己一樣苦苦除錯,套圈滿天飛,卻套不來獎品的樂趣多。
他看著桓凌扔完了手裡的圈,便將自己胳膊上的都擼下來給他,憐愛地說:“你慢慢練,不著急,我再給你買幾百錢的來。”
這可比關撲便宜多了,叔叔請得起。
他們兩個興興頭頭地拋竹圈,套獎品,都放下了一定要出手驚人,套個好獎品送對方的包袱,倒越發體味到了其中的樂趣。而被他們扔在燈棚下猜謎觀燈的周王與諸部院進修生、王府長史等人卻頭一次在詩謎中品嚐到了挫敗感。
他們這一群從科考中廝殺出來,深研四書五經的才子,便在京裡也能橫掃燈會,沒有解不開的詩謎了。可這漢中府衙的燈棚西北角上卻有一片特別的燈謎,偏不走尋常路,既不猜字、也不猜四書、成語、詩句,而是直白地出題目考驗人。
什麼“天池測雨”,什麼“竹器驗谷”,什麼“圍田積穀”的,這些題目好歹有學得好《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數術九章》的能推算出結果。
再好些的美人燈、走馬燈上竟寫著“禾出幾葉,莖初分一櫱”,“禾出至幾葉,不生結穗櫱”,“灌漿欲令滿,田水深幾寸”……這樣的題目,好歹也有戶部三位員外郎看過他的農書,還能略答出幾道。
而那些最奪人眼球的彩畫玻璃燈下,卻吊著紙條,紙上寫的竟是“以一定滑輪二動滑輪做滑車,如何繞線可省力最多”。紙上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