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覺眼前一亮。
這月餅不知是他們從南方帶來的不是,和宮中所制大不相同,餅皮並非層層烤得透亮的酥皮,而是更綿軟柔潤的橙色麵皮,香甜無比。餅上刻著細巧花紋,上面不知塗了什麼,烤得潤黃油亮。
餡料也極豐富,除了他平日吃的豆沙、棗泥、青絲玫瑰、五仁、百果等餡,竟還有幾樣夾著葷腥的新樣兒月餅:
一種是細白柔膩、口感尤如芸豆卻更帶幾分清香的白蓮餡,當中裹著金黃的鴨蛋。鴨蛋與沙綿的餡料一塊兒咬下去時,甜鹹兩種滋味混在舌尖,別有一番風味。還有在五仁中摻了火腿末的鹹甜火腿月餅,一種炒得幹生生的肉鬆月餅,切開來便能看到金絲般的肉鬆從分開的剖面落下。
他嘗著餡料也新鮮,餅皮也特別,竟是宮中未見的佳品,不知不覺多吃了幾塊,將沒嘗過的風味都嚐了個遍,讚道:“南方的點心果然精緻,宮裡也不曾有這風味。只是味兒有些重,須得喝口茶解膩。”
桓凌垂著眼笑道:“這是宋賢弟叫廚子琢磨出來的,他自是有些清饞,好弄點與前人不同的新鮮吃食。”
周王笑道:“宋先生名士風流,豈能無癖?但這月餅雖然精緻,所用材料卻屬平常,是人盡能得者,卻比那些吃筍定要山陰破塘筍、吃魚定要三江鰣魚、蟹定要固城蟹……為求口腹饜足拋卻王事親族,千里命駕,只求一嘗時鮮珍味的狂生更懂飲食真趣。”
他也曾聽說,江南書香世族、豪商大賈家往往飲食比宮中還精緻。那些人不惜耗費光陰,來往千里,就只為博一個“老饕”名號,以效仿放曠灑脫,不染俗塵的魏晉名士,於天下又有何用哉?
還有些江南富商名士自恃富貴、風流,嘲笑北地飲食粗獷,只知食肉,不識真味,卻不知皇家可以“舉天下以奉一人”,有什麼想要而不能得的?
宮中平日只吃些牛、羊、雞、鵝、魚、筍之類尋常易得之物,只是怕上有所好,下頭有人為了討好,四處搜尋美食送入宮中,以致徒費金銀民力罷了。
他又拿小銀叉叉了一塊蓮蓉月餅吃,由衷點評了一句:“宋先生畢竟是牽掛民生經濟之的真賢人,豈是那些故效放達,實則只為邀買清名,走中南捷徑的假名士相比。”
他早先在宮裡時,也更喜歡耿介清傲,不與世俗同塵和光的才子;可到陝西磨練一回,才知道才子固然可以與他暢談天下,卻還是務實的名士於家國更有好處。
且不必說宋時在鄉間開試驗田以求豐產、建經濟園收納流民,造耐火磚重開商屯之類惠及百姓之舉;只說他自己的王府——前後兩任知府在任時,給他修出的王府差別何其之大?
他畢竟是自幼在宮中金尊玉貴地養大的,縱然再肯儉省,也還是更願意衣食住行更周全些。若非父皇派來了宋先生做地方官,若非宋先生是個精擅實務的人,他現在只怕還住在不合規制的府賓館裡。
他念著宋時的好處,有些想敬他杯酒,但他人不在這裡,只得叫舅兄代飲了。
桓凌將酒一飲而盡,彷彿比自己得了誇讚還要得意地笑了笑,遜謝道:“下官便代宋時謝過殿下讚賞。時官兒……宋賢弟倒不為求世人讚譽,只是一心為朝廷百婚謀福祉,故而從漢中府捎來的表禮、信札,也都是這些最樸實無華的吃食為重。”
是啊,看這月餅和菊花酒就知道了,宋大人於飲食上是個用心的人,家書中說不定也寫了什麼飲食秘方。
不過當初舅兄出京一趟,捎回去的是傳遍京師的《鸚鵡曲》,以贈他慧心巧制的鴛鴦尺;宋先生這封家書想來也不是普通書信,捎來的節禮中恐怕又藏著什麼傳情信物?
他年紀尚輕,好奇心重,又覺著郎舅之誼不比外人,便索性直接問他:“卻不知宋先生信札中寫的什麼佳餚?”
倒不是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