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這燈絲比焰火光芒還亮,兩位老先生不可常盯著,小心傷眼。”
是傷眼,可他們也是初次看見,忍不住要多看兩眼。張閣老甚至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電珠,手指尖被燙得微疼才收了回來,低聲道:“極熱,這電單碰著不熱,但流過炭絲時,應當就將它燒得像火炭塊兒般紅熱,不過比炭火亮許多。”
這點兒摸著也不能傷人的電都能將竹炭絲燒得熾亮,難怪天上雷電能照得天下一片白呢。
兩位閣老初初信了這電就是天上雷電在人間弱化之後的樣子,滿心激動,齊齊恭喜天子:“昔者燧人氏取天火為人用,故成聖賢。雷霆向來是天帝權柄,今在我皇治下竟能取為人用,足見我大鄭天命所鍾,聖上天命所歸,適足四三皇而六五帝!”
雖說御前作文作詩時,十有八久要將當朝比作上古三皇五帝,眼前江山比作上古太平治世,天子聽這詞都聽徐了。然而今日聽著,感覺卻不同於以往——
歷朝天子,凡得一兩枝祥瑞嘉禾的,都要珍而重之地書於史冊,以彰聖德;而在他治下的大鄭,卻任是普通百姓也可一片田一片田地種出十三本的嘉禾與五穗的嘉麥。
歷朝天子,都取不凡天象矯飾出身,為自己添一分天命所加的傳言;而他在位時,連百姓皆可操縱雷電,隨意取雷電光照明。
雖說這些祥瑞和起雷電之械都是宋時進上的,不是天生地長……
可若非他稟天地之德而生,在位所行亦合天意,豈能有這樣的賢人投生在他治下清平盛世?或者又非他當初愛惜人才,將宋時發付到惠兒這個有胸襟、有擔當的好孩子身邊,也未必能支援他做出一樁樁大事。
天子神光湛湛,滿面華彩,含笑說道:“周王家書中說:向來只知雷霆威嚴,雨露和緩,以為雷霆之威是上帝懲誡。那日聞宋知府講‘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觀其以人間之電喻天上雷電,才知這雷霆看似威嚴肅殺,實則內含著光耀人間的大德大恩……”
周王純孝,見這電光便體會到他的苦心,的確不枉了他這些年的保護和教導。
兩位閣老自然聞聲解意,齊齊恭喜陛下有此孝順佳兒,又道:“如今朝廷將對西北用兵,若得大勝,周王亦可回來報功了。”
天子卻微微搖頭,道:“向使周王出京,不過欲令他鎮定西北,朝廷好借這幾年工夫緩過口氣,再圖平蠻,並非為用他出關打仗。周王長在撫民治政,不在軍務。”
這一回他欲使齊王隨軍觀戰,調京營、神機營出征,陝西巡撫楊榮監軍——
楊榮本身是兵部左侍,這些年以巡撫身份久駐陝西,數次接戰,是知兵之人。他又擅造軍械,用新火器排過戰陣,用他監軍可當一名將。
天命在我大鄭,這一戰勢要犁庭掃穴,繼太祖未完之大業,將草原收入大鄭版圖之內!
新泰帝看著殿前那顆持續發著明光,恍明天上大日般耀眼的玻璃珠,微微闔眸,深吸了口氣,心中暗流湧動——這一戰若得大勝,他的德行功績即能超越歷代先帝,可以封禪泰山了。
他心熱如火,即令呂首輔安排年輕力壯、能騎馬擅撫民的三品官出京巡撫陝西,將楊左侍替換出來。再與六部合議,廷推擅領兵打仗的名將,徵良兵、造精甲、備糧草、籌餉銀……
兩位閣老回到內閣,與李三輔細說了聖上今日給他們看的發電機與電珠,並詳陳聖上對西北用兵的打算。
李勉正是戶部尚書,聞言立刻盤算起了戶部的錢糧,皺著眉道:“如今才剛入秋,今年糧食還未下來,總要等秋糧、賦稅運進京來才好算。不過好在前幾年已經邊關換過一輪衣甲器械,聽說邊關又能用白鐵桶做炮,兵部那邊的支出不會太多了。”
又自漢中挖掘磷礦始,漢中、關中、汾渭、蜀中平原沃野如今能畝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