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夫陰陽相薄為雷,陰激陽為電, 有陽則有陰, 有動則有靜。
有電流……所以也得有靜電。
今年冬天雖已過去, 但自從宋知府到任後,為提高本地gdp和女性就業率, 強行推廣了織毛衣技術之後,冬天脫毛衣時被靜電扎到,就已經成了漢中、京城乃至北方人民的日常。
他連直流電實驗都做了, 再講起靜電來更是毫無顧慮, 仍把正負電荷改個名用陰陽表示, 講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又以電喻磁、以磁喻電, 引出了線圈切割磁感線發電的小試驗。
雖然都是初中物理小試驗, 可要講到不曾接觸過電磁學的古人都能聽懂、信服, 解得其中蘊含的理論也頗不容易。
他雖然為這一天做過許久的努力, 但到真正講學的時候,還是滿懷忐忑, 講一句就要看一看下頭師生們的反應。
幸而臺下坐的是溫柔敦厚的周王;是對他心懷歉疚, 不敢輕加質疑的王妃;是被禮教宮規束縛得習慣於接受強權灌輸的側夫人、前宮女;是自幼便被拘於深閨, 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心滿意足, 不思更多女童……
還有一直信任他、支援他的桓凌。
他不是個好的物理老師, 這些學生卻肯包容他講學時偶爾出現的錯誤——理論肯定無誤,實驗也做得不差,但是他怎麼能從經義史書、日常生活中想到這幾樣實驗可以產生電流, 當中還是有些破綻的。
然而講臺下沒人起來質疑,還有桓凌在座上配合著他的講解答題、提問,將電學最基礎的理論順當地、甚至可以說完美地展現了出來。
一切細節在此時都已不重要,每個人都緊緊盯著他和臺上的教具,只想再多看到、聽到一些前所未聞的天道運轉之理。
若雷電之力也可為人所用,人與神仙之間又還有多少不同?
周王心中戰慄,彷彿有滿腔熱血待噴湧而出,喉頭又像被人一把攥住,掙扎許久,才吐出一句沙澀的:“先生所示是人間之電,不知天上雷電也能引為人用不能?”
當然能。
富蘭克林就做過這樣的實驗,在風箏線上拴上一把銅鑰匙,將鑰匙插進盛有水的萊頓瓶裡,就能將雷電從天上引下來儲存於其中。
當時他就用這個實驗證明了雷電與人工發的電是同一種電。
只是富蘭克林願意為科學獻身,做風箏實驗證明雷電本質,宋時卻不能做。
他其實只能算是個民科,本職還是漢中知府,要以地方安全防火為優先,是不敢在衙門裡做這種實驗的——當然也不能在曠野做,怕真引下雷來劈出人命。
他不僅自己不做,還要勸慰周王:“雷電譬如水,井水山溪可以取來止渴,但當洪水肆虐時,亦可為禍千里。殿下雖可以金鐵之類作渠而引天雷落地,然其威足可震山撼嶽,即便引下來又如何為人所用?若引電時有人為此受傷,殿下天性仁厚,難免又要傷情啊……”
俗語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做皇子的就學點兒理論好了,別做危險實驗。他們自己用小電池和發電機發的電壓低、不至出意外,也能做個小電扇解解悶,回頭就給王爺裝一個。
周王聽得“傷人”二字,才醒過神來,心頭沸意稍稍落下,輕嘆道:“這倒是……可雷霆原是上天刑責之威,而今竟能為人所得、為人所用,此事實在、實在叫人驚詫難言……”
宋時嘆道:“臣當日偶得電流,發現其與天上雷電本是一體時,亦曾驚疑萬分,不敢相信。然而細究天理,天地萬物無不是陰陽二氣所化,雷電亦是陰陽二氣所化,既然如此,又憑什麼只能在天而不能在地呢?”
《埤雅》中亦有“雷出天氣,電出地氣”之語,故其在天為閃電雷鳴,在地則為電流、靜電,亦合天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