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齊王如今雖然愛兵如子,卻更有大志向:“待拿下北邊草原,盪滌四境,你們要封侯拜將也是容易事,何必汲汲於一處房舍?”
到時候他們就挾凱旋之勢,求宋知府給他們在京裡規劃園子。
京裡還有他三弟建的經濟園,裡頭要防水料有防水料、要瓷水管有瓷水管、要水龍頭有水龍頭……到時候房裡配的便不是普通桌椅,而是上好紅木打製的全套傢俱,一人還配一個會自走的鬧錶,那樣的房子住著是什麼滋味?
有齊王這句話鎮定軍心,眾將士再看這涼城的集體宿舍,便覺得不再那麼有吸引力。相比起來,他們也更想重踏草原,早日找到虜寇王廷,早殲敵寇了。
齊王與眾將士們懷開疆拓土之志,自不肯屈居於一座邊城。但住在這裡的都是些貧苦牧民,涼城這些大人們白給他們房子住,他們就已心滿意足,哪裡還能挑剔得出什麼來?
唯有一點可慮的,就是房子捱得太近,牛馬怕是養不開。
好在牧民的牛羊自有標記,養熟了的大牲口也都認主,他們搬到那園子裡之後。還把牲口留在這邊的圈裡,他們自己族裡派人看著些兒,也不至於就丟了。
那些牧民正歡喜著天朝給他們建了房子,不日就能住進去,就又被劉學士一把支出城三十里。
小區裡還沒移栽花木,岱海旁水草豐美,大家都是未來的居民,自己想法子移栽些過來。
樓裡都還沒裝玻璃,岱海湖底有能燒玻璃的砂石,大家都是未來的住客,再弄點石英砂回來。
初春牧草未豐,單憑草場養活不了許多牛羊,大家多開幾頃田地種苜蓿、大豆,好給牛羊備下飼料……挖出的草就地餵牛羊馬匹,多的就堆到水泥場上曬乾。
可憐這些小肥羊經過一個冬天的折磨宰殺,都沒剩多少頭了,肉看著也瘦柴,不喂肥點兒可怎麼運回去給周王殿下吃呢。
牧民們被他使喚得團團轉,宛然已經提前過上了生產合作社社員的日子。
他們只聽著劉學士和漢中府專家們的指揮,埋頭挖地剷草、運轉湖砂……不知不覺,他們居住的園子外頭又建起了許多更敞亮寬闊的平房。
他們的牛羊馬匹就被挪進了那些房舍裡,外頭倒還圈了草場供牲口放風。可細看舍裡裡都是一個個水泥砌的池子,平日裡牛羊都養在池子裡,池邊有食槽、水槽,池子其上有細的竹筋水泥圍欄擋住,只許牛羊伸出頭吃喝。
馬舍也差不多的形制,只是沒有外牆,馬食槽也建得高些,當作半個牆圈住馬匹,食槽旁則是人馬出入的小門。
劉學士帶來的兩個獸醫倒管住了這些牲口:不分貴人還是百姓家的畜牲都關進了棚裡,只挑了能幹活的人在裡頭打掃、飼餵,早晚用石灰水清洗地面。掃出來的牛糞仍著草原的習俗,在外頭曬場上曬乾,但之後卻不再分給各家,而是漚成有機肥,僱牧民在翻好的田地裡種牧草、豆料。
他們自來便是在草原上牧馬放羊,從沒見過這種飼養廠的架勢,有不少牧民被嚇到,生怕自己養了半輩子的畜生就成了別人的。
幸而還有許多人被僱去牛、羊、馬舍裡幹活,親眼看見漢中府來的獸醫給他們的牲口打上各家標號,不分主人家的貴賤,一律給足草料精心飼養。他們這些做活的人進去打掃房舍時,都得先在外頭洗手更衣,踏上木屐,弄得乾乾淨淨的才許進屋。
人家不是要奪他們的牛羊,是漢中養牛羊的手段更高明,嫌他們靠天養牛養得不精緻,要搞“養殖場”,替他們養好牛。不僅管養,還幫他們賣牛羊換銀錢呢!
——只要從中提些成,收個飼養費而已。這些飼養費裡還包括他們這些飼養工人的工資,難不成他們早晚打掃、軋草拌料都不值點兒銀子麼?
那些牧民聽得半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