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日裡三日一操的口糧,供得起大軍北伐了……
那學生頂著眾人的震驚、置疑、發難,淡定地解說了羽毛水解技術,等裝好機械便當場做給諸位大人看——
不過在那之前,他們要先規劃出給牧民生活的區域,選出牛羊舍和紡織廠的廠址,築地基、做混凝土預製板。待到這些準備做好,便先給齊王殿下和涼城軍官百姓看一場一晝夜間便建起無數民宅的奇蹟。
第255章
鋼筋混凝土樑柱、預製板、混凝土空心磚……一包包水泥與城外岱海運來的碎砂石混在一起,倒入釘好的木框裡, 澆鑄成型。這些都用水泥粘結, 不用建窯燒造, 西北天氣又極乾燥,不出數日水泥晾乾, 便可用來建房。
因是給這些牧民建房,漢中經濟學院的那位優秀畢業生劉處士便不客氣地指揮牧民打地基、挖排水溝、運砂石、和混凝土漿……
一排排大而輕的空心混凝土磚砌成牆面,房頂架上預製板的房頂, 鋪上防水油氈, 最後用水泥找平, 便成了一排排規整新鮮的二層小樓。
這些房舍都是按著漢中經濟園的學舍而建,實際上借鑑了宋知府從現代學來的辦公樓的樣式。每層樓都隔出許多套間, 套間裡又作分隔, 一層樓可容幾家人住, 沒有獨門獨院的說法。各排房舍間用小路、花木隔開一片不影響採光的距離, 房間屋後用木籬隔出小院,給各家一個種菜蔬的地方。
樓頂是單坡式, 不鋪瓦片, 只在一角鋪了排水溝和排水管引流。
樓內房間裡都裝有廚房、衛浴間, 牆避間埋設陶製下水管, 十分乾淨。唯本地不似漢中那樣諸水環繞, 不方便用水箱裝水,就只修了條暗渠,將遠處河水引進小區, 在小區中心築了個帶蓋的水池,方便牧民每天取水。
不出數日,一片足供數百戶牧民居住的花園小區便在一片荒原上兀然而起——
涼城雖是軍鎮,卻也有軍戶餘丁住在此地,是個城鎮的樣子。鎮裡住磚房、土坯房的居民看這些小樓尚且羨豔不已,那些從來都只住帳篷,隨著酋長內附後也只是搭帳篷住在城外的牧民更是激動得連連叩首祝神。
他們從前連一磚一瓦都沒有,如今竟有了這麼高大軒敞的灰石磚樓!
連那些入住鎮內好磚瓦房的王公貴族聽說了外頭牧民的住處,也不禁派人去看。看的人去了只見一幢幢規整的、刷著白漿的灰頂小樓,門窗還待玻璃燒出來再裝上,但已能看出裝好後窗明幾淨之態。
從外頭看只是整齊,進到房裡才知,那房子真可說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間房裡都用薄水泥板隔出許多小間,裡頭擺著簡單的桌椅……還有他們聽都沒聽過的“衛浴間”,裡頭通了煙道和排水管,砌著光滑的水泥池子,供人如廁和洗澡用。
灶臺和煙道都是砌好的,住進去之後冬天可以燒牛糞,也可燒煤取暖,煙氣就從煙道烤熱整個屋子。建房的空心磚保溫也比帳篷好,因幾家房子連在一起,承風的地方少了,鄰家的熱氣還能暖暖自家,到冬天必定住得舒服。
這樣好的房子,別說是牧民慶幸,看過的僕人歆羨,連那些富家大戶都想住。
可這房子都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大族出身的,就不肯和普通牧民住同樣的房舍,嫌棄這房子顯不出他們的身份。於是又有許多人派家奴找上了劉處士,奉上金珠寶貝,請他帶人改一改自己的房子,改得比這些牧民的房子更好看。
劉學士是不肯收錢的,也不肯接私活。
他始終記得自己來時宋大人交待的使命——一是小肥羊,二是給馬配種,三是把草原的羊毛加工業發展起來,他們漢中還等著進貨呢。
他就過來出個差,出差過程中順便蓋個房子,真不能把自己的隊伍當成建築隊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