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大人自然不肯拂他的好意,當即下馬,接過農官從土牛口中取出的盒子,在開關上輕輕按了一下。

霎時間豔麗明媚的燈光亮起,照得這土牛身上光彩盈盈。雖然這時代沒有惰性氣體,但憑著染色玻璃燈罩,照出的燈光一樣異色斑斕,看得人挪不開眼。

若將牛身上燈珠看遍,便能認出在它左右肋上有用深淺不同的紅燈炮結成的“山河永固”“揚我天威”兩排大字。

這不只是立春典儀,更是邊關大勝的慶典!

桓凌眼前一片彩光閃爍,滿城文武、戲班、百藝人,圍在一旁等著走春計程車女老幼們的眼也隨著這光彩一霎時亮了起來。宋知府從自家溫室裡帶得一束初綻的紅月季,教他插在土地牛口中,遮住剛放回去的電池盒子。

豔紅的花瓣與牛身上綴的燈珠交輝映彩,便將漢中府城扯入了新春。

他不覺拊掌稱了聲“好”,剛要叫“時官兒”,又生生嚥了回去,含笑誇道:“是宋大人安排得妥帖。”

宋知府可愛聽他當著人誇自己了,不過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還要假意謙虛兩句,請桓大人上馬,帶領本地文武官員往府衙去——

這一趟喚作走春,他們這些做官的在最前頭走,伎樂百戲在後走且遊且唱演,那頭披滿燈光的土牛也被人抬著,在佇列最後巡遊。

立春也是難得的節日,闔城士農工商、男女老幼都要出來走春、賞戲樂。若走到哪個書香世家門外,家裡有讀書子弟的,還要出來作詩唱和,以為“鬧春”。

以宋大人的身份,已經不必作詩了,只笑吟吟地在旁聽著,作個評委。僉憲大人倒是個放得下身段與民同樂的人,與諸生唱和了幾首,挑的盡是讚頌這場大勝、誇耀軍士忠勇的詩詞。

這群書生裡就有《漢中經濟報》的供稿人,都私下裡將詩句記得牢牢的,只等明日付梓。

走春的隊伍直繞城一圈,才終於回到府治。唱立春戲的優倡在府門外散去,那頭春牛卻被抬到堂前,備著明日到轉天鞭碎了改塑神像,其餘的分與百姓塗牆辟惡。

遊春的百姓們漸漸散去,眾官員卻沒散,府衙早已備下應節的春餅、柏酒,開了一副筵席。因經濟園裡有大棚,日常種著四季菜蔬,除傳統的白菜、白蘿蔔,瓜茄葉菜一應俱全。菜蔬之外又切了醃肉、火腿、炒的京醬肉絲,甚至還烤了幾隻吊爐烤鴨……

吃的時候每樣只夾一點,裹在薄薄的春餅裡,肉香被清口的蔬菜調和,更顯鮮甜美味。

雖是在僉憲眼皮子底下,不能大吃大喝,動輒三十二道大菜成席,吃著卻也豐盛適口。

就連最能吃的幾位鎮撫、千戶也吃得滿足,待到眾人紛紛告辭時,新上任的漢中衛鎮撫張大人卻不捨得走,要留下來與宋時商議徵兵之事——

他前頭的周鎮撫昔日因進京獻“飛雷炮”之事受了提拔,跟著楊監軍一道出關去了,走時也帶了兩營自己的心腹士兵。他新調來漢中不久,營中無人,須得徵兵,因要徵的是漢中良家子弟,此事還要與本府商議一二。

宋知府自然是要支援朝廷軍事,便道:“張大人只管立旗招兵,下官不敢阻攔。不過我漢中百姓富庶,又容易尋到工作養家餬口,願參軍的都是有報國之志的,還望將軍好生相待。”

這是自然。

原先是朝廷給的糧餉不足,上頭要好處、中飽私囊的又多,做軍官的不得以才要佔軍士口糧。如今正是朝廷用兵的時節,西北糧草供應充足,他又守著漢中這樣出祥瑞的地方,每年只靠軍屯就能輕鬆多收數千上萬兩銀,足夠他養足兵額,隔兩日便出操一回的。

士兵就是要靠多操訓,上了場才敢戰。

宋時當年殿試時也是敢抄太祖十六四訓的,如今和同僚論徵兵,更直接拿著後世經驗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