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閣老自然也想壓住家醜——雖然滿天下人都要知道了,他亦是不會親自寫信告訴孫女的。

兩人都是一般心思,自然說得相投。周王勸慰了桓閣老幾句,又往母妃宮裡求見,說了桓閣老本來有意迴護馬家,卻被御史彈劾傷心之事。

他雖然不愛爭權奪利,可畢竟生在宮中,一眼便看得出是那些御史背後的推手。而他都能看清的東西父皇自然也能看清,外祖父今日只顧洩一時之恨,既得罪姻親,也難免惹父皇嫌惡,於己又能有什麼好處!

外祖父當初也是個能以文臣之身領兵出戰、在關外修築衛城、邊堡護衛大鄭的英雄,怎麼如今就變成了這個汲汲權勢的樣子?

就因為他是皇長子,因為他長大成親了,能解到權勢了……那他還寧可自己只是個依偎在父皇膝下的小兒,縱然無權無勢,至少能安享天倫之樂。

他將自己的意思告訴母妃,叫母妃勸外祖放下權勢,別再使人彈劾桓凌,更不要遷怒桓閣老,無故傷了人家的心。

兵部之事也是官場積弊,他父皇不會將罪名都落諸外祖身上,至於那些任事不力的將領,還都罪不至死,老老實實地該領什麼罰便領什麼罰,不至於牽累馬家。若一味折騰,再鬧出今日朝上這般亂象,惹父皇動了真怒,馬家也不一定承受得起。

賢妃嘆道:“還不是桓家小兒先不容情的?他妹妹嫁在宮中,咱們兩家也算姻親,連桓老先生都肯為你外祖說話的,怎地他查案時就不知手下留情些兒個?你外祖捎進來的信中說,馬誠等人在邊關也是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不曾見他不滿,卻是到敵兵攻城的緊要關頭突然翻臉,扣下他們——”

若是給他們迎敵的機會,說不定也能贏呢!

她抱怨了一陣子,又問周王:“你外祖與桓家已鬧成這樣,桓閣老心中也不免生隙,你可當真不願離婚麼?趁著那桓家女兒還沒孩子,乾乾淨淨地斷了,若有了孩子倒不好處置……”

周王別處事事聽母親的話,唯獨於這王妃身上咬得死死的:“母妃不可。元娘既無過錯,她兄長又是代天巡狩,只查邊軍弊病,不是故意為難馬氏,我若為這事就休妻,我成什麼人了?父皇又會怎麼想?”

勸得他母親不再動休棄之念,又貼上去撒著嬌求她:“兒子如今成日在外辦差,元娘一個人在宮裡,無人倚靠,全憑母妃迴護,望母親多關照她些個。”

做母親的哪兒有拗得過兒子的,又怕魏齊兩王要成親,自家親生兒子反而離婚無子,在聖上心中跌了位置,只得認命地說:“罷了,當初既挑了他家,如今又能怎樣?隨你的意吧。不過你宮裡只得一個妃子也太冷清些,待過兩年,我再求你父皇指兩個妾侍給你,多多為皇家開枝散葉才是正經。”

周王微微擰眉,拒絕道:“我與元娘才成親幾個月,母妃怎麼便說起這個了。罷了,我還要去禮部看選秀儀注,母親好生安歇,兒子去了。”

他匆匆告別母親離去,卻也沒去禮部,而是先去私庫中取了幾樣珍本的宋人印書與古畫帶給王妃,又到書房翻出了自己練習許久,親手抄寫出的佛經。

他雖然是按著宋時的硬筆書法教材練的字,但後來慢慢掌握了用筆技巧後,字跡中也摻入了自己的風格——他平生愛東坡學士的文章詩詞,連他的書法也推崇備至,自己練雕版時也在宋【時】體中融入了些蘇體風格。

比如刻字時筆尖略向下斜,刻出的字型就比筆尖直落的豐腴些;轉折時用筆圓轉,不學宋時教學版中一筆一頓以求稜角的寫法,又能現蘇體“筆圓韻勝”之姿。

幸好他書法本就有功底,又肯勤心練習,隨時向宋時請教技術,一遍遍地抄寫下來,已攢滿了一本能讓他自己滿意的《金鋼經》。

早些拿給元娘,叫她慢慢繡成,刺繡出的佛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