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那僧人卻不即刻答應,反倒勸那少年:“這位施主也是讀書人,特地來此求子嗣的,過不多久便要離開,可否請施主稍待?”
胡說,誰說他是來求子嗣的!他剛才明明說清楚了,是來求家宅平安的!
宋時氣得連願都不許了,回頭看了一眼——跟小和尚說話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腦後披著一半兒頭髮。人長得挺清秀的,一身青衫白褲,雖是兩截衣裳,看得出也是上好絲綢縫的,腰間帶荷包、香囊、頭上還裹著個銷金的青綢頭巾,也不知是哪個勳戚豪門的家下人。
那少年倒沒注意宋時看他,還從包裡翻出了幾塊銀子,對和尚說:“我家主人難得出門,待會兒還要回家去,沒工夫在這寺裡空耗。僧人拿這個去勸解,若還不成,我家主人另有補償。”
那些銀子也有姆指大小,少說有五六塊,若打發普通路人還真不算少。當然對他這能京裡能橫著走,連部堂高官的馬車都敢不避讓的翰林“儲相”來說,這點銀子就算侮辱人了。
不過宋時沒有演《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工夫,又看小和尚老老實實的可憐,該拜的拜了、該求的求了,便起身向那兩人走去。
當然不會要錢,但是一定要解釋一下,他是來求家宅平安的,不求子!
但他這一轉身往門口走,那少年看見他的臉,神情忽然凝住,握著銀子的手懸在半空,嘴唇翕動幾下,半晌才爆出來一句:“宋大人?”
……居然認得他!
翰林院有人養著這麼財大氣粗的家人嗎?
他在桓家住的那幾年也沒怎麼跟人出去玩,認得幾個小朋友,家裡也不是這風格的……難不成是大朝會下朝時見過他的?
他琢磨不出來,索性問道:“你認得我?不知你家主人是?莫非是與我熟識之人?”
那少年變了顏色,恭恭敬敬地說:“小的曾機緣巧合見過宋大人一面,故此認得。我家主人也一向傾慕大人,只恨無緣面識,此時主人尚未到寺中,不知宋大人可肯稍待,待我通報主人,再來請大人相見?”
嗯,一說這話就是身份在他之上的人了。不過若是那幾位部堂高官,要見他只管亮明身份宣召就是了,八成是哪位勳貴外戚?
這樣的人家他就不能見了。
他含笑搖頭,說道:“我今日是奉母命來為家人祈平安的,待會兒另有事要辦,不能在此多留,你代我向貴府主人致意吧。來日若有緣,自能相見。”
他說到“家人”“平安”時,稍稍把聲音加重了一點,保證那兩人都聽清楚他不是來求子的,然後一甩袖子,飄然而去。
到寺外找攤子算命。
今日朝臣休沐,也是開廟會的日子,寺前一條街擺滿了攤子,賣書的、賣假古玩器用的、賣假書畫的、賣吃食的、藥材的、衣料的、關外皮張、南貨冰糖、天津海貨、日本俵物的……
宋時險些就去書攤上翻那幾本最顯眼的生理衛生繪本看,給他的小論文添磚加瓦。他都摸到攤子邊上,但想起憫忠寺裡有個認得他的小廝,怕那家回頭打聽到他一個翰林編修在寺外買小黃書,那手便在空中硬生生地拐了個彎,拿起一本《山海經》翻了幾頁。
雖然一看就是盜版書,但印刷質量不差,居然還是帶圖的。筆法不像什麼名家畫作,線條倒也流暢有力,異獸形象頗符合書中文字描寫,神情也靈動,比他從前買的麻沙版好。
他索性買了一套,扔到馬背旁袋子裡,而後牽著馬順街而行,先尋了個人多的香店去冬灰——也就是含鉀的草木灰。
其實他家裡也有草木灰,但一般廚下燒出來的草木灰顏色發黃,夾雜著未燒盡的黑炭,含鉀量也低。香店裡的卻是藜蒿燒出來的真冬灰,這種藜蒿生長在鹽鹼地裡,鉀含量高,燒出來的灰顏色雪白、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