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合什麼八字……莫非他要娶妻?”

他們二人年紀都不小了,娶妻生子倒是正道。

齊王年紀雖小,卻也是正在選妃的人,眼看著就能成親,對這方面明白得很,思忖一陣便頷首輕笑:“這倒是好事!”

他們娶妻生子之後,關係總不會還如從前兩人同行同住時,到那時將桓凌與宋時分割開就容易得多了。

他只要這位名重天下的三元才子輔佐,桓僉憲再好,也還是隨他兄長一起離開朝廷中樞吧。

他躊躇滿志地吩咐:“宋先生買的那些灰叫他們不必送了,你們從宮中挑最好的加倍送去,就說是本王……不,只說張二與他一見如故,送些微物以表心意。”

可惜他通名時險些說出一個“鄭”字,不得已中途改口自稱姓張,不然就報上母妃孃家的王姓,就好讓舅父家的表兄們有藉口上門拜訪。

也不知他成親之後是要出宮建府,還是能像長兄當年那樣留在宮裡……三弟恐怕還要拖一年才能成親,這一年若只留他在宮裡,不知他們母子又要如何討好父皇。

他滿腹心思地去到廟裡,代他母妃為近日生病的賢妃祈福,又求了座小金佛像和幾卷經書回去,到宮中交與德妃。

德妃見了他便滿面歡顏,將他帶進內室歇息,屏退宮人,親自拿手帕給他擦汗,心疼地說:“辛苦我兒了。不過如今你王兄外家失勢,賢妃又被她那好兒媳氣病了,咱們越發要善待他們母子,叫人挑不出錯來,你父皇才喜歡。”

齊王挑了挑眉,意氣風發地答應著:“不消母妃多說,孩兒還不懂這些麼?且不說這個,今日孩兒遇上了宋三元!他還真不似那些尋常腐儒,也不是那等一味詩酒風流的才子……怎麼說呢,有胸襟、有膽量、有氣節,無怪父皇喜歡!”

他把和宋時相遇這一段經歷給德妃講了,說了宋時吟詩,又感慨了一句:“那桓僉憲敢檢舉周王外家,也是個‘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好官,可惜有那個王妃妹妹,將來……”

德妃抿唇輕笑:“我兒想左了。不過是個出嫁女,怎能礙得家中兄長的事?”

齊王抬眼望向德妃,她卻含笑搖頭:“昔日樂廣曾言:‘豈以五男易一女’,他們桓家是出過閣老的人家,難道甘心子弟們埋沒鄉野?將來若是那位失勢,不必別人說什麼,他們桓家第一個要與那女兒了斷關係,以免牽連子孫的。”

不過他們倒要謝謝桓王妃,若沒有她鬧出“要嫁少年天子”之事,周王這皇長子的位置只怕依舊穩如泰山呢。

作者有話要說: “豈以五男易一女”現代文翻譯,百度知道來的,原文見世說新語

樂令(樂廣)的女兒嫁給了大將軍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穎的哥哥長沙王(司馬乂)在洛陽執掌大權,成都王要發兵攻打他。長沙王親近小人,疏遠君子。當時所有朝內的大臣都心懷恐懼。樂令本來就身負眾望,加之和成都王的姻親關係,就有很多小人在長沙王面前說他壞話。長沙王曾向樂令問及此事,樂令說: 我難道會以五個兒子的性命換取一個女兒的性命嗎? 於是長沙王疑慮消除,不再猜忌了。

成都王穎:司馬穎,字章度,晉武帝司馬炎的第十六子,封成都王。

長沙王:司馬乂,字士度,晉武帝司馬炎的第六子,封長沙王。

第134章

離開酒樓之後,宋時四下顧盼, 遠遠看見那個挑著“鐵口直斷”簾子的算命攤, 卻不敢再過去, 怕齊王派人跟蹤他。

這可真防不勝防,萬一叫齊王知道他運算元嗣, 豈不坐實了他偷偷跑出來求子了?他跟個男的搞物件,還到廟裡算命求子,人家不得以為他是女扮男裝……

不對, 也可能懷疑桓凌是女的, 畢竟這年頭都是女性為愛犧牲前程, 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