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帶著印信、鑰匙,並領衙差、駕車馬來接他。

一般外官到任也不能直接進城,都得屬官帶著車轎來主請,才有為官的威儀。他本該先住進城隍廟裡,齋戒三天後好拜詣城隍,無奈碼頭邊上沒有城隍廟,他便改住驛站,等同知、通判、經歷送來官印,挑好入城的吉期,趕在朝廷給的赴任限期前駛向府城。

城外自有屬官來迎接,不過他數著人數,卻覺得這回來迎接他的人好像多了些。他雖是個正印知府,到任時該有漢中府同知、通判、經歷、南鄭縣令、縣尉等人迎接,可這回來接他的卻多了一位紅衣的五品官員——

恐怕是他沾了桓小師兄的光,有周王府的長史來迎接他了?

他撂下車簾,朝桓凌眨了眨眼,含笑說道:“這是周王殿下派來親迎你的?看來屬下是沾了我們僉憲大人的光了。”

桓凌輕笑一聲:“也不全對。”

怎麼回事?宋時就不愛聽這賣關子的,抬手戳了他幾下,逼他說實話。桓凌便也不瞞他,趁著馬車還未停下,湊在他耳邊低低問道:“周王殿下平素常叫我舅兄,他又常羨慕咱們夫妻情深,時官兒猜猜他叫你什麼?”

叫舅……舅……不是,叫、誰知道他叫什麼!

宋時老臉微紅,隔著馬車朝那位著五品補服、看著像是長使的人狠狠瞪了一眼。軋軋的車輪恰好在此時停下,宋大人扶著車廂運了運氣,一攬長袍下襬,站起身先行下車。

走到車門處,卻被桓凌搶先了一步,攔住他跳了下去。

兩人擦身而過時,他聽到桓凌帶著笑意的低沉聲音在說:“與你說笑的,殿下只叫你宋大人,對你十分敬重呢。”

他先跳下去,指揮人搬了下車的矮梯來,才招呼宋時下車。漢中府外一干正等候的官員看著他體貼小意地扶著宋時下車,心中各有思量,彼此之間眼神亂飛。

不愧是三元及第、二甲前十翰林、御史,才能有這樣放達風流的做派。不過他們原本看《宋狀元義結鴛鴦侶》等小說、雜劇裡寫的,像是宋狀元為夫、桓大人為妻似的,怎麼眼前年見,卻是桓大人更殷勤服侍著宋大人?

這……依他們在家服侍夫人的經驗,彷彿戲裡唱的有誤吧?

諸人心中若有所思,也不敢當著兩人議論,待宋知府上前見禮時都擺出一副恭敬神情,與他敘了官職、年資。

本地首領官皆是舉人、監生,府中佐貳官卻都是進士出身,同知趙深是新泰十一年中試,通判苑充則是新泰十七年進士。王府長使褚秀卻是桓凌的同年,中試後因服父喪,不曾選官,這回周王開府時他正在吏部排隊候官,便被選任王府左長史,授了翰林檢討之銜,隨著周王出京。

一般進士湊在一起敘年資、比名資,都是為比出個身份高下,但宋時這三元已是天下無二,再送個狀元來都跟他比不了了,所以這回敘年資倒單純是自述身份罷了。

見禮過後,褚長使便請宋時先到王府參拜。

周王王駕在此,他既來到漢中,自必要上前相見的。宋時自不能推託,叫本府屬官先回去,跟桓凌一人選了匹馬,隨褚長史去王府拜見。

王府就在府治幾條街外,地方敞闊,門頭掛著寫有“周王府”三個大字的匾額,筆致沉厚、雕工精緻、字字鎏金,的確是內務府的手筆。但從外觀看來,這宅子上除了一塊匾,卻再沒有什麼配得上作周王府的了。

這座臨時王府也不知是誰家府邸改造,只改了大門,屋子還是五架三間的制式,牆壁門窗都只重油過一遍,上了玻璃,卻不曾大改格局。雖然院子也大,也有單隔出來的花園,但比起京裡那座王府,還是頗有侷促簡陋的感覺。

他不禁感嘆道:“王爺這些日子可受苦了。”

桓凌微微點頭,褚長史也苦笑道:“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