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榮道:“民屯也並非不好,只是願到邊關開荒的百姓少。邊城天氣乾旱多災,一畝地至多產七八斗糧,還要截留口糧,供到軍中的更少,不及軍屯得的糧多。再者當地府縣官員也拿不出那麼多銀子鼓勵百姓過去墾荒……”

他說著話,不由得看了桓凌一眼:“桓大人與宋大人建的漢中工業園不是由富商捐濟來的?屯墾之事或者也可由當地府縣向大戶籌款。”

桓凌苦笑道:“下官問過本地府衙,便在漢中這樣的大府,籌款亦非易事。咱們漢中經濟中心能得許多人捐資,多半是為宋大人要在此建學,那些學子的家長只當是預支束脩了,別處恐怕學不得他。”

說到向富商籌款,他倒想起了商屯。

也就是令商人輸糧至邊關,以糧食換取鹽引。自太祖時有輸糧換鹽引之法,初時江南糧商多運送糧草到邊關,後來便在邊關包地僱人種田,以糧草換鹽引,大濟軍屯的不足。只是後來從中盤剝的人多,開中法被廢,國庫改以銀兩換鹽引,邊關商屯漸漸也就荒廢了。

茶鹽法不是能輕動的,但若陝西有什麼特產,能以糧食來換,是否還能如軍屯般吸引外省商人輸糧甚至來屯墾呢?

譬如他們這漢中經濟園裡產的耐火磚、高錳酸鉀、磷鉀複合肥等物?

或者時官兒還能製出什麼後世特有的東西?

這些東西都是流水作業生產出來的,工人只負責自己所做的一項,不虞外人仿製。特別是化學產品,連他們兩個按著書做的都做得十分艱難,別人不知道具體配方、步驟,就是來個會燒仙丹的道士也燒煉不出。

若在軍中建起這樣的“工廠”,產出之物皆許富商以糧食換取,豈不就能引得商人在此僱人開荒種田,重得當年商屯之利?

再簡單一點,他們這園子裡產出的耐火磚如今就有許多大戶爭著訂貨。若他們以糧換磚,再輸糧到九邊,眼下即可稍解軍糧急難,各處也不必急著抓人墾田了。

只是這經濟園上下的開銷便不能再由漢中府承擔,得向朝廷要本錢。漢中知府一力擔負下陝西邊軍糧食運輸,亦是該記在考績上的大功。

他誠懇地向周王和巡撫大人提議:“此舉既可解一時之急,將來若能在各地多建這樣的園子,引得更多商人來此,還有可能再興起商屯。

“而且楊大人親眼見過經濟園中景象,那些做工的人起頭兒便要學遵規守紀,雖不操練槍棒弓箭,但懂得聽令、有力氣、身體靈巧,都是選兵丁的好苗子。”

至於如何讓他們願意當兵……

大鄭軍中都是募兵制,一年給戰兵的錢糧也不少,只是之前被剋扣的太多,糧餉到不了底下士兵手中罷了。若糧餉充足,兵備精良,自然能招募到良兵。

他將這打算細細講給周王與楊大人,周王尚在考慮,楊大人便已問道:“依你之意,要將這經濟園中所能產出之物都定為官營?”

不至於要將所有產出都定為官營,但這經濟園本就是官家建的,賣東西自然就是官賣。

他倒有意請旨,將白雲石水泥、白雲石磚等物都定為官賣。若是外頭有人用石灰、觀音土之類摻上焦油燒製成磚,裝充耐火磚賣出去,那可定然是遇火便著,能釀出大禍的。

他與楊大人在周王座前商議半日,得了周王一句首肯,便告了退,要回王府側院自己的臨時衙門寫條陳。

楊榮這個巡撫下臨漢中府,本該住在館驛,然而城裡這賓館改建成周王府邸,他又有些經濟園的事要問宋時,便想搬去漢中府衙門。

他與周王道辭時照直說了,周王便淡淡一笑,勸道:“楊大人還是留在王府中暫歇一宿吧。宋大人散值後便要來王府,到時候一起當面說話更方便些。”

晚上宋大人要來王府?是殿下要安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