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光是為王府安全,而且殿下前日已叫急遞鋪送信給巡撫楊大人,若城外不清寧,楊大人來見駕時被衝撞就不好了。

第163章

宋知府親自下基層問尋訪老農,數易其稿, 終於編成了一套《漢中府農業調查問卷》。

厚達十餘頁, 附一張答題小表格。府治下七縣一州, 每個州縣發一份調查表,每縣再按地形地勢不同分發幾十把取土樣的環刀和帶磨砂旋蓋的敞口玻璃瓶裝樣本。

南鄭縣就在府治附廓, 正式採土樣、植株樣本的時候宋時也偶爾跟去看看,其他各縣就只有按著調查表做調研,派衙差下去收集土樣和各品種的糧食、蔬果樣本。

其中南鄭縣就在他老人家眼皮底下, 挑出來的實驗田他都要沒事去看兩眼;還有一個洋縣因特產進上的黑米、香米、寸米, 也是宋大人重點關照之處。

他特地寫信照知當地縣令申大人, 將這幾樣良種的產區環境細細描述出來,寫清栽種要點, 每處產區分別取土, 再取幾十株育好的秧苗, 連根上泥土一併加急送往府城。

洋縣所出黑米是進上的精品, 南鄭、城固縣雖然也有黑米,但因水土條件、栽培技術不同, 質量肯定有所差別。他先弄點原生態的黑米秧苗來試著栽培, 將來一步步試著與本縣黑米雜交, 看看能不能選育出適合本地栽培、質量又更好的新品種。

申縣令接了府尊大人的親筆信, 忙不迭地尋城內大戶要了最好的秧苗, 連同一大盒田土,裝在木盒裡,叫人快馬送到漢中府。

宋時親自取水稻土焙乾, 而後計算含水量,分析確定土壤型別、成分,和南鄭縣送來的幾處田土一一對比,選擇最相似的田地種下。

那處地在漢水河谷附近,是本地一戶大族張氏的族田。

族田的產出原是供一族子弟讀書的。如今張家正盼著把子弟們送到宋大人的書院裡唸書,聽說他想劃三分水田做實驗田,族長豈止沒有異議,簡直與有榮焉,還到府衙當面拜見,請宋大人多劃幾畝地出去。

宋時感念他們一家對府裡工作的支援,滿足了張家家主的願望,又劃了三分上等田地栽種本縣黑米,與洋縣黑米做對照。

因本縣就種有原生黑米作對照,他這兩塊實驗田裡的米,就按照同等待施肥、施農藥了。

插秧之前,田裡是要先施基肥的。

水稻基肥以氮磷鉀為主,如今氮肥還是以農家肥為主,鉀肥則是製作高錳酸鉀工藝前期用草木灰色提煉出來的精製氯化鉀結晶。而磷肥則是用天台山產出的磷塊巖——他的經濟園區裡已經裝上了水碓,可以借用水力大量衝壓粉碎磷塊巖作磷肥了。

他在城外定下的實驗田數不少,上中下田、沙地山坡都有,僅在實驗田新增自制肥料,就需數百斤磷礦巖粉。為了搶插禾之前把基肥弄好,宋時便不惜暫停下磨白雲石粉的程序,先用水碓衝碾磷礦巖粉。

漢江邊江水呼嘯,水碓碎石的聲音夾雜在江流嘈雜中,遠遠傳出數里。旁邊建的石灰、水泥窯陰乾多日,也要開窯燒煉,煙道頂上冒出高高的煙柱,隨風斜曳出去。

煙塵與碎石粉也被風吹得遠遠的,廠區內員工都配備了口罩和織得稀疏的絲線紗巾防砂塵,除了工作和吃飯時都會不摘下。

原本該給工人配個護目鏡更好,可市面上平板玻璃賣得太貴,園區裡的高溫玻璃窯還沒砌完耐火磚,一時半會兒不能投入使用,大家只得先用紗巾頂頂。

不光園區上下的管事、匠人、僱工一人頂著一條黑底織花的紗巾,宋大人帶著上司下屬到場裡檢查安全生產問題時也各領了一條——

黑紗是最不擋遮視線的,光線好的時候罩著紗巾幾乎和只戴墨鏡的影響差不多。不過考慮到廠區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竹外桃花三兩枝

流鳶長凝

InwaitingofViel

木木生夕暉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

旭日東生

煒煒穿書紙片人

檀木一

假千金靠種瓜爆紅娛樂圈

初柒77

自帶空間,修仙真的很難麼?

刀把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