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凌的手伸到他腦後,輕撫著散開的長髮,低聲勸他:“慢慢來,如今已進了四月,五月間就該刈麥了,咱們先把錢糧、督運等事抓好。你畢竟……”
畢竟在京裡得罪了不少人。
雖然有聖上庇護,可那也僅限於他一身清白無錯的條件下,只要他稍有什麼做得不到的,那些早盯著尋他錯處的人立刻便會下手。
宋時他在胸前輕輕頷首:“如今正是小麥灌漿的時候,別的倒不用擔心,只怕雨水不好。我問問衙裡陰陽生今年氣候如何,再做處置。”
漢中雖在西北地區,但屬於盆地地形,歷史上也是多水災的地方。好在他在廣西、福建做衙內時修治水利的經驗豐富,府內水路雖廣雖多,也還多不過南方,除了漢江外都不難處理。唯漢江水面太寬廣,水量大,除了沿河築堤外,暫時還沒什麼好辦法。
兩人喁喁議了一夜,到轉天早上都熬驚了,接風宴染上的酒意也消散了。宋時換上新衣,精精神神地和周王道別,住進城隍廟,叫人備上香燭祭品,擇定吉日燒香行禮,而後搬進府衙,開始清點前任留下的錢糧、帳冊、案卷之類。
他這一去就再沒出府治大門。
周王聽著下人描述他在城隍廟祭祀時傾倒了一片香客的風采,又聽說他甫上任就開始整理本府政務,不由感嘆道:“他一個翰林編修,何等清貴的人物,淪落到這濁流官任上竟也毫不抱怨,還肯如此用心公務。這般人物,留在陝西實是可惜了。”
他可惜歸可惜,卻是連自己都陷在這地方,更不用提救人。也只能叫人送些吃食過去,以免他年紀輕輕便操勞過度,留下病患。“宋先生既入主府衙,只怕往後不會再往咱們王府來了。你們晚上送些吃食過去,本王只怕他家人剛到府裡,安排不周到。”
他還想提醒桓凌一句:宋先生往後要住在府衙了,舅兄有何打算?
不過他素來靦腆,這話難說出口,再加上桓凌正計算著開春以來幾次達虜襲擾邊城的損失,便將這事拖到了晚上——
到晚上天色黑透,王府將要上鎖的時候,一道穿著大紅官袍的身影忽然從街巷盡頭走來,敲開了王府大門,理直氣壯、正氣凜然地說:“下官清查舊檔時查覺出似乎些問題,想請桓御史幫忙掌掌眼,望請為我通報殿下與桓大人。”
今晚事務繁劇,只怕要忙到深更,屆時再出府恐有不便,還要向王爺借一夜棲身之所了!
第150章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宋知府既是三元及第、翰林出身, 這把火自然也得燒得更新鮮、更熱烈些, 才對得起他的身份。
他甫一接任知府之職, 便親自盤點了前任留下的帳冊、錢糧、魚鱗冊、案卷,一絲一毫都不肯放鬆。做外任的帳冊其實總有些差錯, 倉儲也多半對不上,魚鱗冊更有無數可動手腳之處……細查一遍下來,竟是從剛調任的前任知府到這衙裡底層的文書差吏, 一個清清白白的也沒有。
他挑了整整一摞錯處, 召府內佐貳官、首領官到堂上開會。
滿座官員都是親眼看他盤點這些的, 對著他面前那摞紙,個個神思緊張, 爭先恐後地開口替自己辯解, 也順便替老上司辯解一句——
不是他們貪的太多, 而是這些帳目本就有開年時先支出, 到年底收上稅再清盤的習慣。宋時調來的這時節不當不正的,他們臨時盤點清整, 有許多東西挪不過來, 都在想辦法彌補。
而且周王猝然來此, 他們府裡還要負責整治周王府, 難免比建普通官舍多花些銀子……
宋時坐堂上聽取了諸位同僚的意見, 最後擺了擺手,寬和地說:“我早年隨父親放過外任,知道咱們做親民官的為難。咱們漢中府如今更不比從前、不比別處——周王府就在幾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