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樣,發掘天下可用的礦產,可供養生民的果蔬、糧食……”
只怕要辜負兩位大人想要兒子長留在身邊服侍的心意了。
宋時不忍看到兩家爹孃兄嫂臉上的失落,連忙補了句:“我們也不是一直在外頭的,爹孃只當我們出去做生意,出去個一年半載就要回家來,安生在爹孃身邊待一陣子。”
==============
“他們說是要辭官,實則是為父皇、為朝廷擔下了最艱難又最有用的實務,望父皇莫加責怪,成全桓宋二位大人吧。”
新泰帝聽著周王——不,該叫太子了,聽著他說了宋桓二人辭官的打算,沉默一陣,重重嘆道:“這是名士胸襟,朕為何怪他們?他們能陪你在西北共度時艱,如今天下太平了,卻又要為朝廷之利、百姓之利拋下自己的功名前程,懿行實堪比春秋 的介之推。”
他們生於今時,在他在位期間做官,是朝廷之幸,天下之幸,他又怎麼捨得罰這兩個賢德之臣?
但他也不能輕易放這樣的賢臣歸隱山林,再不出仕。宋、桓二人要去各地挖寶容易,辭官卻不必了,如今的官職、爵位都叫他們留著,將來他有一日宮車晏駕,這兩個德才兼備的賢臣他還要留給惠兒!
第285章
欽天監選定立儲的吉日,八月廿三, 周王正式受封太子。
賢妃誕育皇子有功, 封貴妃, 周王妃也加封太子妃,授了冊寶。兩位側室一位在漢中服侍太子多年, 勞苦功高;一位在京代周王夫婦服侍賢妃娘娘,賢孝貞靜,便共立為三品良娣。
為一句宮人妄語被逐出宮多年後, 他們終於又回了景仁宮。
宮中陳設如舊, 宮女年紀、打扮也依稀似舊年, 他們夫妻卻已不是當初成婚不久,天真任性的少年人了。
這些年他們不光在外頭經了風雨, 也見識了百姓疾苦, 更看著宋時如何一步步教會百姓改進耕織之法, 興工廠、建學校、掃除文盲……京裡與漢中地方雖然不同, 但為上位者愛惜百姓之心卻是一樣的。
以後他就要和翰林學士們讀經史、學前朝資治鑑要,瞭解當今天下時政, 將漢中之法慢慢推廣到全國。那時候兩位舅兄可能已離朝往各地勘探礦脈, 到時候還可請他們考察當地民生、政務狀況……
雖說有些對不起他們, 不過都是自家親戚, 請他們看在大外甥的份上多操勞一二, 他這做妹夫的也安排人關照親家便是了。
周王出京這幾年別的不說,皮薄臉嫩的毛病早已磨礪好了,又得了父皇言傳身教, 兩位舅兄還不曾上表請辭,就已經替他們找好了帶薪休假中可繼續為國盡忠的方向。
只是他們在漢中相依為命多年,兩位舅兄將來要離開了,他卻不知要花多少工夫才能習慣。
他心裡藏著離愁別緒,便不大因為做了太子而露出多少歡喜得意之色。而這神情看在人眼中,便成了“不見喜怒之色”的沉穩。朝廷上下越發覺得他養氣工夫深湛,有儲君之望,他回朝沒幾天,已得了眾臣交口稱讚。
魏王在禮部勤勤懇懇辦差數年,都沒聽過這麼多“賢”字。
可如今他大哥當了太子,既有名份、又有聖寵,他卻連聲抱怨也不敢有,還要盡心操持大哥的立儲大典。而他惦念了這麼多年的宋三元還京後就做了太子的少詹士,每日出入東宮給他大哥做講筵,卻連與他一起聊聊如何做好經濟園的工夫都沒有。
自從齊王去草原平虜,三皇子頗過了幾年“最年長皇子”“賢王”的日子,如今大哥回來,他又成了眾多皇子中平凡的一個。
原先齊王離京的時候,他還嘲笑那位二哥只是個大將軍王的命,周王也就是個被廢的太子,他自己在朝中勤勤懇懇辦差,才最有明君之相。可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