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若回朝為官,將來前程必不可限量,此事就不能託付給別人嗎?
周王苦口婆心地勸他,宋時卻只能遺憾地搖頭:別人沒有他這麼大個金手指,不光能知道哪兒有礦,還能知道藏的是什麼礦,如何選礦、如何開發利用啊。
他悄悄開啟晉江後臺,看著綠油油介面上的數字,越發堅定了辭官旅遊——哦不,是為大鄭繪製地質、礦產、旅遊地圖的決心。
他將來的理想可不是單單做個封建時代的大官兼民科,他是要讓後世人學他的論文,寫他的相關論文的人!
他跟桓凌估計已經能上各種《古代同x戀研究》《福建/漢中同x戀風俗》《古代同x戀情詩研究》《古代農業/工業發展史》《古代女子教育史》之類的社科類書籍了,然而這還遠遠不夠。
如果不能讓後世學者從小就背“宋時/桓凌:現代工業奠基人”,物理/化學第一節 課就講他們倆的生平,地理練習冊上分析鄭代礦產地圖產生的歷史人物背景,在導遊資格證考試教材第一章中的旅遊歷史知識裡占上三百字的內容,他這場穿越怎麼能算得上成功?
他已淡看了今生的官途,懇切地答道:“之前桓兄帶人招撫草原各部,我送他回來,途經商州時,便偶然在山間發現一處鎢礦。那種白鎢拉成細絲後做的鎢絲燈殿下也曾試用過,就比竹炭燈更明亮耐久。殿下試想這天地間藏著多少寶物,只因與人無緣,至今仍不得造福世間……”
他們在京裡只是普通文官,如今朝廷上下滿座英材,可稱得上“粲然之美,於斯可觀”,他們倆留在京裡,對朝廷和百姓的用處遠比不上在外旅遊勘探。
說到電燈,便刺激到了周王那顆仍然迷信著雷電是天賜權威的心。周王只怕自己有些意動,連忙將目光轉向桓凌,他這位親舅子倒不搞利誘那一套,而是動之以情:“時官兒這幾年又抓民政、又興工業、又供著西北大軍用度,連身子也熬瘦了。我與殿下郎舅之親,平生不敢為私事求殿下什麼,今日卻要求殿下一回——”
過去幾年他們為著朝廷大事聚少離多,耽擱了多少青春。等周王登基,天下安穩了,他們小夫妻也得過過自己的日子了。
這兩人倒是夫妻一心,勸得周王最終只有一聲嘆息:“我回宮後便勸勸父皇罷。”
父皇有意重用的人才,滿朝都等著他們還京的名士,他的親妻舅……他本也是滿心期盼著他們能在京裡一展長才的,如今卻得替他們請辭……
辭就辭吧。
他們如今名聲太高,風頭太盛,若回朝又擔當重任,滿朝上下定然都要緊緊盯著他們二人。到時候不論他們做什麼,是否成功,都必定有無數人議論……
譬如自他們登岸到回京,一路上都被各地來迎送的官員、百姓津津樂道的加寬加長版萬民傘。
連帶他這個同行的親王都成了各地小報的焦點。
他們回京的速度不如報紙快,故而周王中途便看見了他低調地躲著記者的結果:他在已數不清多少篇不同府縣的報道里,都深情讚揚當地的風氣淳樸、官員清廉,並因為難捨追隨遠送的百姓,躲在車裡熱淚盈眶/默默垂淚/淚灑當場。
周王切身體會到了名人的煩惱,回京這一路都不敢再關窗,總得露出個笑容讓撰稿人回去編。
直煎熬了一個月有餘,王駕才終於還京。
天子腳下,朗朗乾坤,不怕有人亂寫了!
這回周王既不用躲在車裡垂淚,也不必倚在車窗微笑,放鬆而自然地坐在車裡,先行一步回宮謝恩。桓凌和宋時騎著馬落在後頭,未進京門,便先見著了在長亭候著他們還京的父母家人。
兩家的棚子搭在一處,人也在一處說話,從王駕後看見他們兩人的身影,便都擠作一塊兒捱到路邊,朝他們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