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願意歸降,反而平白為朝廷結一大敵。他們使團人少,現下唯一的目的是勸得可汗本人有意歸順或者哪怕是議和,以後慢慢收復這部族的人心……
眾人圍著那車新運來的迷彩服,宋大人私心送的蠟紙、油氈等物,啃著新鮮甜潤的水果,商議起了“勸降”的細節。
=========================
這一年註定風起雲湧,不能平淡度過。
又到了該運轉軍糧的時節,宋時從邊關重回漢中,借居桓御史府,幫著周王計算明年所需的糧草軍械,便聽聞邊外又有大勝的訊息。這些訊息是從邊關直傳到周王那裡的,迅速而且確實:一者是齊王所在的西征軍生擒了韃靼濟農的;一者是桓凌他們帶了土默特汗之子還朝,欲與朝廷議和的。
周王先為親弟弟所在的大軍得勝歡喜,宋時卻滿腦子都是桓凌的訊息,激動得投筆起身,把那本帳本重重扔在身後。
他們可是要從西北甘肅一帶回來,這豈不就有機會路過榆林了?他得去榆林迎一迎,萬一還能見面呢!
新鮮的水果都比果乾好吃,乾巴巴的書信文字更怎麼能比得上一個能說能笑,能……能抱抱他的活的小師兄了?
第275章
正秋後料理帳冊、運轉軍糧最忙碌的時候,宋大人竟主動要去接應使團, 這種事, 可以答應麼?
可以不答應麼?
可宋守道親手寫請願書中, 已經把這趟迎接土默特汗之子入京議和的差使寫成了事關一統草原、平定戰徵的大事,他又是個口拙之人, 實在駁不過他啊!
曉之以理這條道是走不通了。周王斂起文書,深深感嘆,命人把宋大人請到府上用家宴, 企圖來個動之以情, 把他留下幹活:
桓凌在漢中的日子, 他們郎舅一向是守在王府裡同算這些帳目;如今大舅子去邊外為國招撫,宋大人也該跟妻舅一樣輔佐他這個妹夫, 他們聯襟一道把今年的運轉帳目查清。
都是一家人, 宋舅兄豈忍心丟下他不管?
然而宋兄跟他的情份與跟他大舅子的情份一比就不剩下什麼了, 冷酷地推開今年的轉運文書, 反過來忽悠他:“各省稅糧、轉運事實自有巡撫與布政使衙門督辦,殿下留我, 不過是當個整理文書、計算挑費、轉運量的秘書。但我一向主理民政, 算這些軍中所需時都還靠著桓師兄昔年留下的演算法, 蕭歸曹隨罷了。”
如今雖說他在陝西各地搞經濟建設, 各府的農業、工商業產值都有所上升, 可大軍出征要運轉的錢糧是兵部、戶部所定,多收的稅銀也是要押解上京的,他們這裡的變數不算大。
何況如今韃靼土默特部有議和之意, 招撫使團這邊所需只能再減,不至再加。韃虜王廷那邊的戰況也正順風順水,已俘獲了可汗的長子大濟農等人,如今王廷兵力、武備愈見匱乏。西征軍卻越戰氣勢越盛,又有楊侍郎這樣文武雙全的名人坐鎮,戰局已無可逆轉之勢,預計也不會突然出現大幅錢糧、兵力支出。
如此看來,沒有什麼需要他這三元及第、因為一篇游擊戰十六字訣受到陛下表彰的軍事專家在旁參贊,只需要幾個秘書就夠了。
這做秘書的人選他都幫周王挑好了——
就是漢中女學院的老師,周王妃放出去工作的前任與現任宮女。
這些都是宮裡出身,周王妃得用的人,嫁的也都是從京裡帶來的周王侍衛、儀衛,絕對與虜寇無涉,忠貞愛國之心與保密性都有保障;又都在漢中學院半教半學,會代數、幾何,桓凌用的一些經濟模型、公式她們都學過;他辦的這些學校裡還有早年印出來的平方根、立方根表,三角函式表……
這些女老師既可靠又有能力,比他這個歸心似箭,很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