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他之後又有幾名才子起身表態,願與二人一道去見識見識福建人的講學會有什麼地方能勝過他們的。

——哪怕拼著這一場秋闈考不過,也要親看看那個寫文章教人辦講學會的桓通判和主辦大會的宋時都是何等人物!

蘇州才子們咬牙切齒地念著桓凌、宋時兄弟,京中也有更多人念著他們。

一場省級的講學盛會即可說是文壇盛會,何況福建那場大會後,隔不幾月又有數省名士才子相繼舉辦這等規模的講學會。講學會從南到北,天下學風一時濃郁到了人人必談講學,新的理學文章一日三傳,多到令人抄寫不過來的地步。

禮部尚書呂喆都被驚動,要親自給各地提學御史寫信詢問。

不用說,他的第一封信是寫給福建提學御史方思瀚的。而第二封信卻不是後來寫給其他興起講學風潮之地的學政,而是他的門生,當日硬求他幫忙轉調到地方任通判的桓凌。

福建到京師隔著三個月的路程,這封信卻只是座師寫給門生的慰問,不能從急遞鋪走,所以他並不急著收到學生的來信,而是在朝會之後對桓侍郎感嘆道:“天下學風自福建起,福建學風自伯風起,這字終沒起錯。崤山兄有此佳孫,令郎又教出一位好弟子,實在教老夫羨慕。”

首輔雖然羨慕,桓侍郎心中卻是樂少憂多。

若能不叫宋時出名,他都寧願孫子不出名。那宋時名聲越重,他家當初與宋家退婚之事便會叫越多人提起,周王的婚禮尚未定準,若這樁舊事被翻出來,於他、於他孫女都非幸事啊……

他心中苦悶地感嘆一聲,又恨桓凌不安心在京裡幫他,非要跑去武平。

若這孩子留在朝中,宋家父子沒人幫助,哪裡辦得起這樣的大會?而桓凌在京裡辦起講學會,名聲還更快傳到御前,不似如今——縱辦起講學會,還不是叫宋家父子和那福建提學佔了大半兒好處去?

桓侍郎恨得心裡暗罵,但恨歸恨,這孫子的確是他家最出色的孩子,他只得忍下這口氣,對呂首輔說:“這孩子就是一心想做親民官、教化百姓,下官哪裡管得了他?他愛做什麼便做什麼,能惠及一方,便是他的造化了。”

呂首輔對他這話不置可否,只笑著說:“他在地方雖然不久,卻已做下了幾樁朝野知名的大事,挾著如此功績回朝,豈不比只因周王成親,徇例恩封周王妃兄長而回朝更風光?”

桓侍郎只聽到了“周王成親”四個字,臉上的肌肉瞬間顫了顫,問道:“湘陰兄莫非聽到確實訊息了?”

呂首輔道:“不一定確實,不過前日有御史將各地辦講學會之事奏上御前,陛下召我奏對時曾說了一句‘有兄如此,其妹可知’。既是對令女孫如此滿意,想來喜事不遠矣。”

桓侍郎心中充滿期盼,忙叫人給在外為官的長子、長孫送信,叫他們準備好回京觀禮。他自己度著兩人在外日久,回京來也沒有合適的禮服,便叫家裡僕婦私下趕製,只盼早下聖旨。

這一等就等過了年。

轉年元宵節後,桓侍郎幾乎以為天子又忘了周王和他孫女時,禁中終於傳下了一道誇獎他孫兒勸學有方,他孫女德才兼備,堪配皇子的聖諭。

然而伴著這道聖諭的不是令欽天監選日子辦婚禮,而是重申了兩個字——要錢。

桓凌既有教化境內百姓的才學器量,其妹幼承閨訓,必然也是才德兼備。如此佳婦,婚禮自然該辦得更盛大些,成親時還為周王建起藏書室以備其夫婦使用。

因周王身為皇長子,幾乎就是隱形太子,這藏書室要建在宮裡,須動用內庫。內庫存銀不夠同時修建宮室、同時辦婚事的,還要找戶部要錢。

前年定下王妃人選便開始要錢,去年又藉口豐收要過一回,如今夏稅未得,這青黃不接的時候竟又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