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音是桓文的,沉聲道:“噤聲!祖父堂上豈有你做孫兒的大呼小叫的餘地!”
桓文叫他噎了一下,快步上堂來,喝斥眾僕退下,從懷裡掏出一沓印了字的白紙遞給桓閣老。
“這是宋時弄的細字宋版書,我從外頭朋友那裡尋來的,竟是凌三哥分送與人的,祖父看看這裡印的什麼!”
那稿紙卷頭筆致纖如絲線繡成,卻又筋骨畢露,極為有力,清清楚楚地印著一行《粹文齋與宋三元讀春秋記》,內容不必看,便是與宋時同窗讀書的記實。
他的文章,竟被宋時印成的宋版書?
他不好好寫幾篇自己的文章,竟寫這種……巴結一個新進士的文章!
桓侍郎怒其不爭地罵道:“他雖是個狀元,卻也沒什麼家世,你也是閣老之孫,王妃嫡兄,何必如此!”
桓文也在一旁火上澆油:“我原來也以為凌三哥是為了大義教訓我,卻誰知那宋時在福建學了包養孌童,三哥也跟著染上了龍陽之癖,倒跟他好上了!當日凌三哥將我從城外拖回家受刑,原不是什麼為了家風清譽,是為我送了個男妓給你心愛的……”
“住口!”
一道蒼老而凌厲的聲音響起,喝住了桓文,本該最激憤的桓凌卻只淡淡看著他們祖孫,嘴角甚至帶著幾分嘲諷似的冷笑。
桓侍郎顧不上別的,先吩咐桓凌:“去叫你伯父來,把文哥兒帶回去教訓,且關他幾個月,再不懂事就送回鄉下!”
雖然桓凌也不懂事,可畢竟知道高下深淺,不像這個文哥兒,就為曾叫他三哥帶回來捱了頓打,竟記恨上了自己的堂兄,還編出這樣毀他們自家名聲的話誣衊他!
桓凌立刻去找了大伯過來,將堂弟在祖父面前說了有傷桓家清譽之言的事告訴他。他大伯氣得肚子上的肉直顫,一迭聲罵道:“這小畜牲只是捱打不夠!當年就不該把他留在家裡,叫他娘養成了這般不懂事的模樣!”
桓文在祖父面前受了一肚子委屈,見了父親不僅不能申冤,他父親更是直接抄起桌上一卷畫,劈頭蓋臉便要打他。
幸好他堂兄武力高強,攔住了伯父那一下,救下了桓侍郎新買的山溪圖。
桓侍郎也嫌兒子太急躁、不夠穩重,不似王妃家人應有的行事,皺著眉吩咐道:“把文兒帶回去關一陣子吧,你也不必這樣喊打喊殺的,教他懂得利害就好。”
他這個閣老之位就是和馬家聯合而來,子孫都能回京得了優差,更是因家裡出了王妃。他這孫子竟將髒水往自家人身上潑,萬一帶挈得王妃名聲受累,他們家這些子弟能落得什麼好處!
他兒子自然知機,應道:“這孽障成日在外與人胡混,也是太不像話了。回去我便將他鎖在樓上,一日考不取舉人,就一日別想出門!”
桓侍郎微微點頭,又囑咐道:“叫你媳婦常去宮裡陪伴王妃,免得她在深宮中寂寞。那與宋家有關的事就別傳進宮裡了。”
他絮絮囑咐了一陣子,放了長子幼孫回去,回過神來才意識到自己方才說得有些嘮叨了,不禁嘆道:“都道人老話多,我自詡剛健,竟也有了這般毛病了。”
說著看見桓凌在一旁站著,便沉著臉問他:“你還在這裡做什麼?我又留你罰站了嗎?你這心裡也不曾有過這個家,不曾有我這祖父與王妃娘娘,就不必在我這裡裝賢孫,回去你自家的院子去吧!”
桓凌默默撩袍跪下,桓侍郎見他服了軟,心裡一口氣才舒出來,重重“哼”了一聲,倒是想起提點他一句:“你與宋時交好,何不學學他那宋版書的刻印法?前日聖上在朝上說好,你若也會,也可在聖前搏個名聲,你這傻孩子竟白白放過了大好機會……”
桓凌端端正正跪在他面前答道:“孫兒留到此時,卻不是為了朝廷上的事,而是有一樁私事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