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糧這裡他寫得更大膽些,要讓朝廷從河南直接運糧到邊關。河南是中原糧倉所在,若從黃河運糧,的確能省一筆週轉銀子……”
他兼著戶部尚書的差使,對督糧之策格外注意,說起來便滔滔不絕,卻沒注意到桓侍郎自打他說了“與桓給事中不謀而合”之後,便一直默默無語,神色頗顯複雜。
這份卷子他一見著就覺得眼熟,寫的攘外之策有他那不肖孫兒的手筆。御史諫書輕易不會傳到外頭去,除非本人親自教他,別的考生如何知道?那宋時又如何能不知道?
可他看著眼熟又能如何?
這卷子最初不在他手裡,而是兵部尚書馬大人先判了,畫了重重的圈又轉到呂首輔手裡。首輔轉給次輔又轉給三輔,四人看過之後不僅都高高地畫了圈,馬尚書更親手寫出了“諸作多綴浮詞而暗於本論,子獨能條析用兵之道,可以裨朝堂之用策”這樣誇得極狠的評語。
他還能做什麼?還能怎麼判這卷子?
不管這卷子是不是宋時的,他做四輔的在朝廷掄才大典上卻不能有任何顯露私心、落人把柄的地方,不能在一片圈後無緣由地落下點。他只得當作不知那捲子是誰的,嚥下苦水,只看那文章誇了句:“皆宜措諸行事……
“可稱為俊傑”。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參考隆慶二年進士登科錄,明代殿試時務策與邊防對策 作者陳鵬 于謙覆大同守禦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