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精準寫下了大小寫合度的標準開頭——“臣對臣聞”。

殿試題是天子臨軒親策,出的是制策,所以考生答題時就要以臣子身份回答,而不能像會試時那樣光禿禿給個開頭。

策問中只要出現這個臣字就要縮小寫,只能佔半個格,在格內偏右側寫。幸好別的字不用有體形上的變化,只和別的考試一樣,遇著皇帝、陛下、聖、先皇廟號與詔、聖諭之類天子所發的文體頂格寫,讚美皇帝的詞語和朝廷、廷等空一格,不至格式犯諱就行。

他從十四就考過童子試,這麼多年也可以說是身經百戰,閉著眼放手去寫,到該進格的時候,也就跟撥算盤一樣自然地進上去了。

這一題要義在三德,即是“仁”“明”“武”三種帝王之德。先把帝王和“德”捆綁到一起,總論帝王為何要行君德,君德分哪三德,再分三大段論述“三德”的要義,舉例支援其好處……

八股文有規定的制式,策問卻沒有。他寫八股的年頭都沒有開始背論文的長,現代論文那種清晰條理的格式簡直是印在骨子裡的,寫出來就是這樣的有理有據有力量的文章。

六篇模擬落到別人身上,足可以把人累死,他一天寫兩三千字卻可以不當回事,甚至上午就把策問趕出來,下午判卷論題,剩下的工夫還能跟他師兄談笑風生。

他師兄看著他的策問,也越來越有信心,雖然當著他不說,背地裡卻要跟人說一句:“宋師弟的文章在我之上,我家這些兄弟合在一起通不如他的才學好。”

他不光會寫,還真正見過百姓疾苦,知道如何治理一地,甚至也懂得兵法——沒見他看過什麼兵書,但他寫起如何禦敵於境外、如何應對過境流寇,竟也都有模有樣。

若真把他擱到戰場上,怕不是當今的陳慶之?

桓凌恨不得立刻提筆誇誇他師弟,又怕考前說得太大壓了他的福氣,只寫出來自己看看,就夾進書裡收了起來。

在他們日復一日的練筆、講讀中,廷試之日終於來到。三月十五日清晨,宋時便換上嶄新的毛青布儒衫,騎著兄長進京後租來代步的寶馬,馱著耳籃、帶著書童,意氣風發地進了內府。

第78章

殿試是在奉天殿舉行。

四更起,丙子科宋時榜的考生便被陸陸續續透過搜檢進到殿內。有當值的小內侍引著他們依次序入座, 還給倒些熱水, 沒吃早飯的考生就能趁此工夫就著熱水吃上些乾糧點心之類。

宋家是保定人, 老家產驢肉,早上帶的就是蒸餅夾醬驢肉。蒸餅滴油不沾, 不怕髒手,裡面夾著整片厚實的驢肉,吃著也不掉渣。一頓早點吃完了, 桌面和手上還都乾乾淨淨, 稍用帕子沾水擦擦就行, 不用像那些吃酥餅、鬆糕的一樣滿桌撣渣,更不會油了卷子。

監試官進殿巡視時, 他便已將考案收拾得乾乾淨淨, 擺上用慣的筆墨紙硯, 閉目養神, 等待黎明放卷。

兩位監試的御史進了場,打眼就見著他闔眼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 鵠峙鸞停, 俊秀絕倫, 深青的儒袍更襯得他膚色如玉, 在這一殿中試舉子中尤為出眾。

考生中其實不乏俊秀少年、海內名士, 但入場後多少都露出幾分緊張敬畏之色,絕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平和鬆弛的——

就好像他不是頭一次進到森嚴的宮中,而是曾出入多少回宮廷似的。

兩位監察御史巡了一遍場, 在殿外感嘆:“怪道桓給事中成日介說他師弟怎麼好,不看文章,這相貌氣度已壓過眾人了。”

“可不是。我當年不說殿試時,就是剛入監察院那幾個月裡,每次上朝也都覺著緊張,過了好一陣子才能放鬆。這考生倒像是走熟了這奉天殿似的,全無第一次入宮的敬畏和新奇。”

似這等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