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盤棗泥月餅——順便也給他烤幾個五仁的。
他雖然喜歡蛋黃蓮蓉月餅,可那餡兒得配廣式月餅皮,換成酥皮的總覺得像在吃蛋黃酥,沒有過節的感覺。不過廣式月餅皮得到清末才有,他也捨不得為口吃的動珍貴的晉江餘額,索性就改吃最有中秋氣氛的五仁月餅。
其實五仁月餅也挺好吃,自己家做,把餡裡不好吃的都剔掉,剩下的不就是好吃的了嗎?
不加冬瓜條、青絲玫瑰,單用豬油拌合冰糖、核桃、松子、杏仁、芝麻等堅果碎,拌上炒熟的重籮白麵,裹上豬油白糖調的酥皮烤熟。這樣調出來的的餡格外酥鬆,不會香得沖人;月餅皮不大甜,但剛出爐時沾手就碎、入口即化,配著香甜又不油膩的餡料味道正好。
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宋家廚子烤好了小主人點的月餅,蒸了半簍螃蟹,又殺豬宰羊,備辦下滿滿一席北直隸口味的大菜。
桓凌雖是京里人,但北京離保定又不遠,口味也差不多。宋家這一桌櫻桃肉、燉幹肘、東坡肉、火燒羊肉、八寶釀鴨子……倒比水災裡李行頭精心做的百合燕窩、魷魚卷、香糟魚、蝦圓、清蒸淡菜之類看著就順口。
雖沒有燕鮑翅肚這種壓席大菜,可這是自家人吃飯,講究那麼多幹什麼?
自家人。
中秋宴上沒請客人登門,只宋時一家三口兒與桓凌而已。他們是自幼登堂拜母的交情,宋縣令這些日子又想開了些,不提退婚的事,只念著他是桓先生之子,兒子的師兄,故此也讓紀氏也出來與他們同過中秋。
宴席擺在廳前抱廈裡,敞開門窗便能看到天上明月,外頭不知誰家請了侍宴的伎女樂戶,隔著庭院將吹彈聲幽幽送到廳中。
雖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但天上明月團欒,桌上佳餚陳列,院裡又栽著修竹老桂,晚風徐來,滿庭桂花草木清香襲人,倒減去了不少鄉情。
宋時身為主人,極有自覺地開了一罈桂花酒,先給父母滿上,又起身敬桓凌:“這些日子多蒙師兄陪我在水患重地忙碌,又幫我規劃排水溝渠,煞是辛苦師兄了。”
不光辛苦,也實在幫了大忙了。
宋時這幾天請他算清淤挖出的土方,僱力夫的錢糧,給災民翻修房子的土石、木料用量……他的效率實在太高了,堪比一個計算器——計算器都得人列出公式,按著數字加減乘除出結果,桓小師兄自己就一手包辦,直接給答案了!
一想到小師兄要到府裡供職,宋時就生出一種抱著題集追到府裡找他幫忙做的衝動。
桓凌忙也起了身,笑著說:“我將要到府裡任通判,這些將來也是我份內之事,有什麼可謝的?倒是我要先謝過三弟願意教我這些實務。”
他們兩兄弟互吹互謝,宋縣令在上首聽著,想到他好好一個二甲進士,未來的皇親國戚,竟為了自己家的事鬧到要到下鄉小縣來做官,也頗有些過意不去。
他待兩人坐下,便和煦地說:“世侄不必跟時官兒客氣,只管坐著,就叫他替你斟酒。我這小縣裡沒什麼好物,只有月餅是家裡送來的金絲小棗做的餡兒,味道還算好。你隨意用些酒菜,待會兒吃月餅賞月,也能嚐嚐家鄉味道。”
桓凌謝道:“侄兒來得匆促,早忘了要過節的事。若非宋伯伯與三弟照顧,哪裡吃得上咱們北方口味的月餅。”
說到家鄉,他環顧了廳堂院子,覺得這後衙雖佈置得處處都是南方風格、清麗別緻,卻不知哪裡總讓他有身在家中的感覺。
他晃了晃神,忽然意識到,是堂上桂花香氣中隱約摻著的一絲薄荷香叫他感到熟悉。這自小就常聞見的薄荷清露香氣,還有這仲秋天氣、廳堂大敞,卻不見蟲蟻煩擾的舒適……
桓凌遙想起當年宋時弄了一院子薄荷水摻著腥味的草藥汁燻蟲子的故事,笑意不知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