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訝異:“我還沒正經招待你一回,你就走了?這幾天光叫你幹活了,我們武平縣外最有名的靈洞山、梁野仙山、豸山書院都還不曾請你玩過……”
桓凌笑著說:“三弟若一定要招待我,哪天你去府裡看我,就請我去酒樓吃飯吧。宋世伯、紀姨,不是我不肯多留,我是想起來如今距水患已有十來日光陰,世伯請朝廷免糧的奏書和林泉社諸生們送來的文章也都該遞到省裡了,巡按大人必定要下來走訪。我提前到府裡,也好寫幾份報災文書、在府尊和按院面前幫世伯轉寰。”
那份奏書還是他給寫的,督察御史的文筆。條分縷析、詞情皆備,宋大人自己可寫不出這樣動人的文章來。
——不夠動人的,幹得了專職彈劾人的御史麼?
宋時想勸他,又明白他要走的真正理由是為替自家擔下清整田地,對抗本地勢家的責任,自己硬留住他,才是枉顧了他拋下清貴的中樞要職來福建的苦心。
他沉吟了一陣,按住父母,對桓凌說:“你還沒請著合適的師爺,我偏偏也脫不開身,你就先帶我們管刑名的梁師爺過去?我這裡已經給你備好了送上司的禮物,雖然都是家父上任時帶來的,但這也才幾個月,應該還不過時。還要收拾些你一個人到府裡住用得上的東西……”
桓凌千里急奔來的,帶的衣裳行李都不多,也就堪堪夠用。到得武平這邊,紀氏倒給他做了兩身新衣,但往後他就要在府裡做官了,恐怕他一個男子不懂怎麼上街買衣裳,鞋腳、冬衣就得趕著裁製起來。還有房裡用的屏風、灑線桌幃、文房四寶、杯盤壺碗、銅鏡、花觚、香爐香餅……
宋大人給他裁做的衣新官袍倒正好得了,再去店裡買幾副好烏紗、官靴,到府裡簇新地穿上,也好顯出他六品通判的威儀。剩下如送上官的補子、綢緞、象牙雕件、犀帶、犀角杯之類,宋縣令這裡都有剩,不必現買,宋時就叫紀氏找出來給他帶上。
來武平時,桓凌是騎著快馬晝夜兼程,後面只跟著一輛擱行李的小車,兩個家人和童子;離開時卻多了兩輛大車、一個師爺和許多民壯護衛。
宋時把他直送出城北五十里——府城離武平攏共不到一百五十里。
他還能再送下去,桓凌卻不忍心,揮手道:“你送到這裡,還可以說是要看看鄉間土地恢復得如何,再往府城走,難道是要跟我赴任麼?”
桓凌帶來的家人前兩天已把諭單、稟啟遞到府城了,府裡的官吏和長汀縣衙門上下恐怕都在門外候著,見著武平縣的人來送他也不合適。
宋時慨嘆一聲:“既如此,我就從這裡回去,順便檢視土地。師兄千萬帶著這些壯士,起碼到長汀府外再遣他們回來,不然我怕那些人膽大包天,路上偷襲你。”
桓凌笑道:“我知道的。以後我雖不在武平,但兩地相隔又不遠,你們丈量了土地,要算什麼就叫心腹送到府裡,我總比書吏穩妥些。”
豈止是穩妥些,簡直穩妥太多了。書吏們有時隨手亂寫,不管正誤,有時還收錢辦事,不然原來的隱田是哪來的?
不過叫人送還是不夠安全,等城北這邊徹底清丈完了,整理好資料,他親自送去府裡。
他分了一半兒民壯護衛桓凌,剩下的自己帶到田裡檢視地界。王家做得其實十分低調,並沒真的動過他們劃出的地界,只是在原先畫分地界之處又隱約劃了線,埋下些不顯眼的土塊樹枝。
宋時冷笑一聲,叫人清理木石,把樹枝綁在馬後掃了幾趟地,把他們留下的痕跡打掃乾淨。
王家敢怒不敢言,只派了幾個年輕子弟遠遠盯著他們。宋時看到那些少年人憋著氣想弄死他,卻又拿他無可奈何的神情有趣,忍不住叫人把他們帶到面前來,眯著眼相了他們一陣,抬起下巴,惡毒地笑了笑。
笑得幾個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