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學者師,卻也是值得尊重的先行者。”

桓凌聽到“教導”二字,下意識繃直後背,緊盯著宋時翕動的嘴唇,聽他下一句說什麼。待聽到那句“不能為學者師”,眼中才顯出幾分融融笑意,朗聲點評道:“為學最要緊的是一個‘實’字,能坦承自己的不足,肯向別人求學,這便是做學問的根本。”

臺下熙熙然一片應承聲。

那四位學生更是心潮澎湃,起身向評委老師和主持人致謝。

他們舍著面子,甘願在眾生面前說出自己不懂之處的,付出這麼大犧牲,不就是為了等他們印講學語錄時,印一句“閩侯文敬軒先生青問”“福州章白羽先生鶴問”嗎?

這回可好,不光宋君親自講述他們上臺來為眾學子犧牲的大義,還有桓大人點評!這些按著宋君剛上臺時的說法,都是要印到書上的!

四位學渣激動得如在雲端,行禮都搖搖擺擺的,捨不得坐下。幸而宋時及時上前按住他們詢問學業問題,把這四位學渣從天上拉回了人間

閩侯文敬軒先生青頭一個上來,也是頭一個受訪的,滿懷激動、拔高聲音,響亮地說:“學生聞人心一息之頃,不在天理便在人慾,天理人慾又是間不容髮,正不明白如何分辯天理人慾之間這毫微之差。”

宋主持人“嗯嗯”地應聲,重複了一遍他的話,向臺下問道:“有哪位學子也不明白此處,不妨舉手示意。”

臺下竟真有不少人舉手,宋時大略報了個人數,向那四名學霸說:“諸賢好生斟酌講法,哪位擅長此題待會兒可主動上來講解,好教更多人能聽懂。”

四位學霸陷入沉思,提筆記下題目,甚至開始打草稿。宋時又去採訪第二位來自福州的章先生,他早備下答案,衝口而出:“我聞說天理人慾相消長,有天理即無人慾,有人慾即無天理。那天理既是公於天下者,當時時存於心,為何它就不能遏制人慾,反而要人時時自控,以免人慾趕逐走天理呢?”

好個槓精!

別人做學問都想著要怎麼約束慾望,尋求天理,這位就嫌天理不懂事,不會自己動手幫他驅逐人慾了?那他還嫌會試太麻煩,那捲子不能自己填了給他考個進士呢。

宋時回頭看了看學霸們,不出意料地看到了他們嘴炮蓄勢欲發,憋得下巴都抽搐了。他趕緊應付完這位,又去採訪來自惠安縣的王先生,好在王先生是個肯用工夫的學子,他問的是:“朱子言先知後行,又說說要去人慾便需要做居敬克己的工夫,可我現在還沒能窮盡天理人慾的學問,該何時入手克己?”

嗯……這個先知後行的說法,就好比修真小說裡講必須先領悟什麼是道才能開始修道。可按升級流的規矩,都得修到飛昇才算領悟大道,那不悟道就不能修道了嗎?

顯然不對啊。難怪朱子學後來被王聖人的“知行合一”碾壓了,從實幹角度就是不如人家的容易理解、容易下手。

他安慰了一句:“君可細思昨日方提學講‘知行’的說法,並非知至而後才能行,而是稍有所知即可行,再以行來促知。”

你又不是什麼都不懂,會到哪兒幹到哪兒,在實踐中學習嘛!

王君老老實實琢磨去了,宋時也走到最後一位幸運嘉賓,泉州林先生面前,溫聲採訪:“前面三位嘉賓之言林兄都已聽見,不知林兄所欲問者為何事,可與他們當中哪位有重合?”

林先生搖搖頭,一雙執著又明亮的眼睛直視著他道:“並無。我只是覺得人心中總有私慾,此欲最難除盡,想問如何絕棄人慾。”

這個要求太高了,一般抑制住就行,就是朱子自己還納小尼姑作妾呢,不是也沒能滅絕得了人慾麼。

幸好他只是個主持人,既不是答題嘉賓也不是評委老師,這些問題自然有別人來答,他就控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