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跟著桓先生也學過幾筆山水,畫別的不成,塗幾筆溪水樹木還是能看的。宋縣令看兒子突然就趴下來畫畫了,連忙拉了他一把,勸道:“你要愛畫咱們就停下來畫,你這是做什麼,小心跪壞了膝蓋,晃花了眼!”

宋時舔著筆尖說:“只畫個示意圖,回頭叫花匠按著種樹就是了。咱們縣裡現在有銀子了,堤邊該種的種起來,路邊該種的也種上,過幾年到了秋天滿縣皆是甘果,也是樁遺愛百姓的惠政。”

錢該花就花,現在不花在百姓身上,等他爹升遷了,換一任縣令回來,還不知要花到哪兒去呢。

宋縣令知道自己做不了兩年就要升官,也感嘆著附和:“等你進京考會試時,說不定你爹就調到上縣做知縣了。到時候我兒在京裡當個御史,爹在外頭做官也受人尊敬,不會再有人像這武平縣大戶們般誣陷你爹了。”

再也不會了。

等他回去搞出油印技術,就把白毛女印上千兒八百份,送到建陽麻沙的書局去賣。麻沙自宋朝起就是天下圖書聚合之地,各地書商都去那兒進貨,他們把《白毛仙姑傳》放在那邊書店寄賣,賣得多少錢不要緊,只要能遍傳四方就行。

這部諸宮調傳唱到的地方,都得知道宋縣令是個能為百姓做主,不畏豪強勢力的清官,而上級的巡按御史們肯定都能知道黃巡按力主清田畝、鎮壓豪強,得了美名的事。清流最好名,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名聲,說不定還要配合宋縣令重演今日武平之事。

到時候他父親就是大鄭的海剛峰,人人敬他的名聲,誰敢害他?那時他就不在父親身邊陪著,也不用擔心了。

宋時微微一笑,撂下筆,把畫好的概念圖掛在視窗吹乾,安安穩穩地坐車回了縣衙。

到了武平縣就到了他的地盤,想搞什麼發明就搞什麼發明。那份河堤植被概念圖就交給他爹,尋來合適的買辦為縣裡採買樹苗,交衙役們盯著那些該罰銀罰紙,卻又罰不起的罪人以工抵罰。

他自己則做起了更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先叫木匠來釘油印機底盒、外框、紗網架,叫鐵匠打出佈滿斜紋的千鍛鋼板、類似圓珠筆的尖頭鐵筆尖;再到庫裡挑出幾種粗紗,用細木框繃起來做紗網,找玻璃廠要大塊平板玻璃做調墨板……

沒有膠皮輥子,就用做球膽的豬尿泡裹在木輥子上代替。最麻煩的卻要屬油墨,因為要造油墨不光要用到豬油、羊油和墨,還得要肥皂——真正的現代肥皂調合油墨。他原先嫌自己制皂麻煩,又覺著古代香肥皂洗得挺乾淨,還能護膚,就一直沒試過做肥皂,這回也得下手了。

先用草木灰和石灰加水加熱,反應出濃度較高的氫氧化鈉和氫氫化鉀,提純後再加油制皂。晾好的香皂切一小塊下來擱在牛羊油裡熬,邊熬邊搗均勻,再擱蜜蠟、熟麻油、墨炱調成濃膏,就成了油墨。

他連油墨都自己配了,也不再勞煩匠人,自己弄了張塗臘的桑皮紙,在鋼板上簡單寫下“白毛仙姑傳”五個大字,然後便夾在紗網上,用輥子沾著油墨在紗網上刷一刷,將油紙夾得緊實了,壓下網紗,滾著印了一遍。

印的過程中是不小心弄了些油墨出框,輥壓時又有些用力,壓得網子險些變形,但印出來的紙上還是乾乾淨淨,只有一豎排工整清晰的龐中華硬筆書法印刷字。

可以!很好!他這麼多年沒寫硬筆字,寫出來還是挺好看!

宋時感動得熱淚盈眶,拿著木杆鐵尖,像圓珠筆一樣熟悉的鐵筆,在那張臘紙左側稍下方又寫下一排——根據武平縣清理隱田隱戶實案改編。

第43章

刻好的蠟紙貼在紗網下,用銅簧片夾牢, 在印刷盒底鋪上一張新紙, 再壓下紗網, 用輥子沾上油墨柔和地上下滾一遍……一份工整清晰、字跡纖細的封面就印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