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章 又見血案,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連外國報紙也跟著湊熱鬧,紛紛指責滿清政府草菅人命,同時本就敏感無比的滿漢問題更加突出,革命黨紛紛將矛頭指向清廷,號召漢人聯合起來將滿清的統治一舉推翻。

除了民意的沸騰之外,關注時局的人物更加註意的是喬宇的那幾點處理意見,當場槍斃多羅,無疑是在想滿清示威,而斷絕了端方的補給則是將這支軍隊徹底推入另外絕境之中,前面是無窮無盡的民軍,後面是已經形同獨立的重慶,端方是進也不能,退也不能,只能等死。

而且更嚴重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沒有了這支軍隊,四川的起義誰來平定,是不是從其他地區再抽調兵力呢,那其他地區呢,如果從北方調動大軍直接入川呢?問題也十分嚴重,四川並沒有通鐵路,自古蜀道難行,幾萬大軍要想進入四川就變得十分艱難,光是開拔費就足以讓清廷腦仁疼,而且現在還在籌備永平秋操,不能輕易抽調人馬,北方也不是很安定,京師的安全更加重要!

就在滿清權衡之際,九月二十五號,民軍在吳玉章,龍鳴劍,王天傑等人的帶領下,佔領了榮縣,並且宣佈獨立,脫離清廷,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但是畢竟算是開了先河,為武昌起義開了一個好頭,嚴格算起來榮縣獨立比起武昌首義還要早上半個月,不過影響力遠遠無法和武昌首義相比。

現在的情況(讀書庫全文字更新更快網址 &lt;a href=<a href="http://" target="_blank">http://</a> target=_blank&gt;&lt;/a&gt;)與歷史大不相同,重慶已經事實上開始了獨立,雖然沒有正式釋出通電,而且名義上重慶的最高長官還是鈕傳善,但是地方上的縣令全部被撤換,重慶自治委員會的名號已經開始正式使用。

慶親王奕劻正和內閣一眾大臣仔細商量應對之法,老奕劻自從當上了總理大臣之後,麻煩就沒斷過,折騰的老頭子是心力交瘁。

“菊人啊,你說說吧,四川的事情該怎麼處理?”

菊人是徐世昌的字,他如今是內閣的協理大臣,隱隱的是漢族官僚的領軍人物,而且他和袁世凱最為親厚,是結拜的弟兄,某種程度上他就是袁世凱在北京的代言人,奕劻人老成精,知道不論是軟的,還是硬的,都要軍隊作為後盾,換句話說就是要倚重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因此才格外重視徐世昌的意思。

徐世昌思量一會,緩緩說道:“老王爺,恕我直言,四川之所以鬧到了這個地步,其實還是朝廷的策略出了問題,不論是趙爾豐還是端方都沒有弄清楚民情,以為靠著暴力就能夠解決問題,我當年還是比較瞭解喬光遠的,他還是忠於大清的,現在重慶主事的就是他的三兒子喬宇,據說這個年輕人很有才略,雖然他宣佈斷絕端方的補給,但是並沒有宣佈獨立,而且他還上書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收回鐵路收歸國有的政策,可見他還是心向朝廷的,我看他多半還是被局勢所迫,朝廷還是能夠盡力爭取的,只要派去一個舌辯之士我想還是能夠將他爭取過來的,而今主要還是要將永平秋操堅持完成,重豎朝廷的威信,到那時只要大軍揮師一入四川,亂黨可以反手之間就可以覆滅!”

奕劻又掃視了一下其他的閣員,“諸位,還有沒有什麼意見麼?大家都說說吧,朝廷危機,都要靠大家支撐了!”

眾位閣員互相看了看,面面相覷,他們哪裡來的辦法,現在清廷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北洋新軍雖然精銳,但是那也不是他們能夠指揮得了的,還能有什麼辦法呢,一個個都將頭低下,一語不發,老奕劻掃視了幾圈,微微嘆了一口氣:“就按照菊人說的辦吧,至於派誰去,菊人你好好掂量一下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