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四川財政,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留下目瞪口呆的盧婉晴,她何時被人這麼輕薄過,這個該死的傢伙,不過看他帶上自己挑選的眼鏡的模樣的確越發的吸引人了。
“諸位議員,滿清皇帝退位,民國新生,雖然還有諸般制度沒有完善,但是從今日起民國就要向著西方列強努力學習,改變我們的政府職能,在座的諸公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而是民眾的代表,而政府的官員也不再是壓迫民眾的父母官,只是公僕,是為大家服務的,如果民眾不滿意,隨時都會被趕下臺。
又如何能夠轉變職能,為民眾服務,讓民眾滿意呢?在我看來這第一步就是財政的改革,過去的王朝多數是從老百姓身上索取,要求老百姓供養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的官吏,歷朝歷代皇室宗族都會佔據巨大的財政支出,成為社會最大的吸血鬼,而滿清更是需要老百姓供養滿族一族,將這種壓榨發揮到了極致,而進入民國之後,我們的財政除了維持政府的基本運轉之外,都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政府不再是隻是吸食民脂民膏,而是要用收上來的財富為民眾辦事,為社會服務!”
自從喬宇當政之後,都主張在政府工作之中使用白話文,政府不是學術機構,不用賣弄文采,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大家能夠聽懂,因此他的演講也極盡直白之能是,眾位議員連同一些記者都聽得清清楚楚,他們很清楚這是喬宇對於日後執政方略的一個總的規劃,大家心中都在思量,這官民之間能不能轉換位置,讓民眾在上呢?大家心中都在畫問號,他們更關心的是具體財政資金的分配。
“諸公,在一九一二財年的四川的財政收入預計達到三千二百七十四萬五千零二十兩,比起宣統三年要降低將近七百萬兩,主要是因為裁撤了厘金,削減了大部分的苛捐雜稅,同時減低了田賦所致,這這部分收入之中,要交給中央政府的有一千零九十萬兩,其餘為四川自用。”
大家聽到這裡都是一陣唏噓,他們本以為喬宇大肆裁減厘金,削減苛捐雜稅,四川收入能夠達到兩千萬兩以上就燒高香了,至少是前清的一個對摺,但是哪裡想到竟然只減少了七百萬兩,看來裁撤厘金之後,商貿更加繁榮,商稅的增加對財政的貢獻的確不小!
“收入不在少數,但是支出同樣不少,軍警的餉銀支出要達到六百萬兩,公職人員的薪金及辦公費用支出要在二百七十萬兩上下,同時為了支援教育,推行基礎教育,建設四川大學,總計要支出六百八十萬兩!”
這些議員聽到此處頓時就是一陣驚訝,這位年輕的都督真有些不同之處啊,別人都恨不得將錢都投給軍隊,這位都督竟然直接讓教育經費超過了軍事支出,真是讓人心中敬佩不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