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試飛前夜,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袁一聽孫文的高論,差點沒有跳起來,這位是真糊塗還是拿自己尋開心啊,貨幣金融的問題是這麼容易解決的麼,把銀子換成紙就能夠解決問題了?有不少人尊稱孫文為博士,現在看起來這個博士水得很啊,連一點金融常識都沒有,而且不止不懂金融,而且還不懂歷史,還想著靠濫印鈔票來解決財政問題,那明朝的寶鈔是怎麼回事?
而且那些洋人都是精明透頂之輩,你印出幾張紙就想把外債抵消了,那不是做夢是什麼,老袁此時心中越發不喜,以為孫文是在消遣自己,其實老袁真有些誤會了,孫文的真實水平恐怕也就這樣了,而且後來他的繼承者就想用這個辦法來解決財政的危機,因此出現了法幣和金圓券。
老袁聽到這裡興致也消減了大半,口中喃喃說道:“可是麼?”
孫文還要說話,老袁卻將注意力放在了黃興身上:“黃先生幾經革命,百折不回,乃是真英雄,大豪傑,不知道黃先生有什麼要教我的啊?”
黃興本就不看好袁世凱,此次到了北京,雖然老袁百般熱情,但是黃興也看出老袁身邊都會舊式官僚,自己和袁世凱終究不是一路人,因此黃興在談話之中顯得很沉悶,此時老袁問到了,黃興只好強打精神回到道:“我們既然已經建立了民主共和國,就應該速行憲法,同心遵守,我黃興只遵守法律,法律之外的事情,我只好順從民意了!”
袁世凱自然感到了黃興話語之中的疏遠意味,什麼叫遵從民意,自己這個大總統的意思看來是不好使了,老袁今天見識了這兩位大名鼎鼎的革命領袖,不過看起來不過是徒有其表,見面不如聞名啊!
老袁也沒有了招攬二人的心思,只是兩個人的名望還擺在那裡,老袁授予了黃興上將軍銜同時支援孫文修建鐵路,孫文主張建立大公司,準備借外債六十萬萬,分四十年還清,老袁居然授予孫文籌劃全國鐵路全權,統管一切借款以及招股事宜。
不過老袁算是又一次見識了孫大炮放炮的本事,一張口就是六十萬萬,那可是六十個億啊,上哪裡能弄到這麼多的錢啊,就算是列強也拿不出來啊,憑著你孫文的本事恐怕連六十萬都弄不到,不過老袁依舊將全權交給了孫文,只要他不給自己添亂就好了。
身在四川的喬宇也在報紙上看到了這些內容,只當是一個笑談而已,現在已經到了四月份,眼看著就到了雨季,四川乃是盆地地形,極易發生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因此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囤積物資,修整加固堤壩。
“老唐,現在江堤的情況怎麼樣了?”
此時喬宇親自來到了岷江大堤之上,來考察整修的情況,唐逸升自從接下了基礎建設部部長的職務之後,基本上整日裡要在四川的鄉間考察指揮,此時為了抵禦可能到來的洪水親自主持四川主要河流的堤壩工程。
“都督,說實話情況很不妙,現在四川的堤壩有不少已經年久失修岷江這一段還算是好的,金沙江段還不如岷江,而川西的大渡河等水系情況更糟糕,都督你看這段堤壩!”說著唐逸升給喬宇指點了一段堤壩。
“這裡乃是乾隆年間修建的,要是不盡快加固,只怕就會出現險情,這種潛在的危險全川都是,必須要儘快解決,不然就是那老百姓的身家性命開玩笑啊!”
喬宇也是點點頭,雖然他的腦中對於民國的幾次主要災害還有些記憶,似乎最近四川沒有什麼大的災害,但是喬宇也不敢這這種事情上篤信自己的記憶,而且民國還有無數的小規模的災害沒有記錄,但是這些所謂的小災害也只是相對而言,哪次沒有成千上萬的人受災啊,況且要整頓全川的堤防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做好的,總之能夠早一天,老百姓就少受一天苦。
“老唐,現在資金還夠用麼?需不需要再增加人手?”
“資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