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章 出兵外蒙古,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裝甲力量方面佔據優勢的英法迅速調整戰術,效仿中國的方式,開始向興登堡防線發起猛烈的突擊,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一度攻擊的整條防線搖搖欲墜,不過德軍憑藉著高超的軍事素質,以及瘋狂的使用毒氣彈才挽回了局面,英法再也無法推進了。
其實英雖然找到了合適的戰術,但是戰爭終究還是要靠著人來打的,現在兩國的人力資源已經接近枯竭,尤其是法國更是如此,他們現在是有心無力,根本無力推進,現在協約國的最大指望就是美國,好在美國大兵已經源源不斷的登陸歐洲,他們營養充足,身體強壯,裝備精良,最重要的是他們熱氣高漲,士氣充沛,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美軍的統帥潘興將軍是一個嚴謹刻板的人,同時也對勝利極度的渴望,他到了歐洲之後,就聽說是蔣百里創造了最合適的戰術,因此他不顧部下的反對,從中**隊之中聘請了一批戰術教官,全面提高美軍的戰術水平,同時美國人還發揮了暴發戶的特色,大肆採購坦克,裝甲車,空軍的力量也迅速膨脹。
除此之外潘興還看中了衝鋒槍,不過他對於司登衝鋒槍這種廉價武器並不是很讚賞,而是要求國內給美軍裝備更先進的衝鋒槍,中美兩國在歐洲都是客軍,某種程度上都收到了英法的歧視,雖然美國勢力強大,能夠贏得更多的尊重,但是老歐洲還是保持了一個特有的高傲,對潘興和他的軍隊頤指氣使。
正是這種處境使得中美兩國的軍人迅速靠攏,並且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美國大兵經常到中國勞工的聚居區,享受那裡的中國美食,觀看美國電影,在這種殘酷的戰爭年月,這也算是一種奇觀。
歐洲的戰況讓喬宇十分欣慰,蔣百里等人能夠在歐洲揚威,對於國內的震動還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就是民心民氣上的震動,一直以來中國人雖然不相信自己是東亞病夫,但是面對白人總是挺不直腰板,似乎比別人矮一頭一樣,現在中國人能夠打贏世界第一陸軍強國,能夠引領戰術變化的潮流,足見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中國人能夠打仗,白人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也一點都不高貴。
但是現在中國的土地之上洋人依舊橫行,中國依舊四分五裂,列強攫取了各種特權,作威作福,成為了太上皇,出現這種狀況的責任在誰的身上,毫無疑問就會把矛頭指向政府,尤其是北洋,因此北洋諸將,尤其是段祺瑞的肩上壓力倍增。
而喬宇主政西南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歐洲取得勝利的也是西南的軍隊,因此喬宇的聲望扶搖直上,而且統一民主黨的黨員數量暴漲,大量熱血青年都加入其中,渴望改變中國的命運。
而此時喬宇已經將兩廣收入囊中,西南軍將南寧圍困之後,喬宇給陸榮廷發了一份電報,給他兩個選擇,一個是玉石俱焚,一個是放棄兩廣巡閱使的職務,擔任西南鐵路督辦,負責鐵路建設工作,繼續為老百姓做事情。
陸榮廷此時只有不到兩萬人,面對著四個師的西南軍實在是沒有任何的對抗勇氣,尤其是西南軍還有空軍這一利器,重炮數量也很驚人,南寧的城牆還能擋住重炮的轟擊麼。
而且喬宇也不是趕盡殺絕,還給了陸榮廷一個鐵路督辦的職務,這個職務的權力一點都不小,現在鐵路建設絕對是西南最大的事情之一,每年的投資都在數億以上,絕對是天文數字,陸榮廷反覆思量,自己要想打,肯定是沒有任何獲勝機會,如果接受喬宇的安排,還能夠手握大權,只是不能掌握軍隊罷了。
陸榮廷最終含著眼淚對部下宣佈自己投誠的主張:“陸某掌控廣西多年,未曾讓百姓福祉有所增加,如今更不忍心因為一己之私連累家鄉父老經受戰爭之苦,故此決定順應大局,放棄抵抗!”
老陸做出了決定之後,他的確是說道做到,廣西境內的所有士兵都放棄了抵抗,西南軍順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